飽覽宋遊樂翰墨 嚐經典豐美佳餚
故宮博物院今年建院100週年,為迎百年院慶即日起至明(2026)年1/7日推出北宋西園雅集傳奇大展《千年神遇》。故宮晶華主廚團隊呼應展題,引經據典復刻宋宮廷美饌與庶民小吃,推出大宋風華雅宴,體現璀璨輝煌的宋代飲食文化。
宋朝歷時319年,分北宋與南宋,經濟繁榮、文化鼎盛。既倡導以藝載道,重視禮教、獎勵興學與出版,同時鼓勵各種經濟活動,促進農耕、繁榮商業,帶動飲食文化蓬勃發展,有士大夫雅宴也有市井小食,烹飪更發展出煨、蒸、滷、爆、醃、簽等數十種技法,為中華飲食文化深扎根。
靈感來自西園雅集 融南北宋佳餚
故宮晶華營運總監楊惠曼指出,這次風華雅宴菜單靈感來自名畫《西園雅集》描筆下的北宋文人群聚汴京西園的風雅集會,菜色則考據《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食在宋朝》、《餐桌上的宋朝》等古今文獻,融入南北宋經典佳餚。

楊惠曼強調,大宋風華雅宴從料理創作、器皿選用到上菜儀式,細緻重現當時雅宴禮序,賓客不僅能感受主廚團隊以古法入味、創意詮釋料理的巧思,更能體驗宋人以食會友、以茶論道的閒適意境。雅宴6人起桌,憑故宮當日門票票根,於晚餐時段至一樓小吃區用餐,除飲料外享9折優惠。藝術愛好者可在飽覽宋朝翰墨後,嚐到流傳下來的豐美佳餚。
宮廷美饌庶民小吃 道道都有故事
大宋風華雅宴精選多款宮廷美饌與庶民小吃,道道都有歷史背景與精彩故事,宴席以6道開胃前菜揭幕,包括宋高宗最愛的下酒小菜煨牡蠣,小火慢煨再淋上特製胡麻醬與香辣麻油,滋味細膩鮮香;御宴食單中的江瑤生,把新鮮肥美的干貝醃漬後切片上桌。

鹹香彈嫩的爆肉為宋徽宗壽宴菜色之一,以五花肉片搭配沙薑、冰糖與花雕酒炒製而成,香氣濃郁誘人;酒香濃郁的酒煮玉蕈也是宮宴常見佳餚,將蘑菇與筍塊以醬油、紹興酒燒製,再加入高湯燉至收汁,風味樸實雅致。
膠質滿滿的水晶膾,熬煮豬皮4小時後冷藏成凍,色澤晶透如玉、口感Q彈滑潤;雞絲簽將雞肉絲以豬網油包覆先蒸後炸成金黃酥香的雞肉捲,是來自民間市集登上宮宴的經典代表,豐富菜色展現宋庶民至宮廷的文化特色。
宋代御宴豪奢氣韻 令人回味無窮
蟹釀橙據說讓是宋孝宗愛不釋口。選用時令沙母蟹與香橙製成,將蒸熟的蟹肉、蟹黃與蟹膏與橙汁入鍋拌炒,再將鑊氣滿滿的蟹料填入挖空的橙中,覆上橙蓋蒸煮,使果香充分釋放,滋味酸中帶甜,巧妙平衡蟹膏濃鮮,令人回味無窮。

炙子骨頭是菜單中群臣為宋徽宗祝壽進獻的,主廚先將肉質細緻的羊肋排油炸,逼出多餘油脂後,灑上特製辛香料、紹興酒燉煮入味,盛盤前炙烤鎖住肉味,口感外酥內嫩,展現宋代御宴豪奢氣韻。
賽蟹羹味美 陸游金齏玉膾端上桌
賽蟹羹又稱宋嫂魚羹,相傳宋高宗乘船遊西湖時,偶遇宋五嫂叫賣魚羹,鮮美滋味獲高宗力讚,一時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菜。主廚料理這道菜時,將鮮魚蒸熟去骨後剝散,放入加有筍絲、豆腐和蛋花的滾湯中再勾芡,因滋味清美如蟹羹,故有賽蟹羹美名。

南宋四大詩人陸游,除為愛國詩人其實也是美食詩文烹飪學者,在洞庭春色詩中的金齏玉膾,在主廚巧手下美味重現。用新鮮鱸魚切片入饌,搭鹹香清脆的漬菜清蒸,再撒上青蔥絲點綴,魚肉鮮嫩滑順,清爽甘甜,滋味讓人著迷。
也推食材本味 以淡為雅以簡為真
宋代另有美食家講究食材本味,以淡為雅、以簡為真。其中,傍林鮮以竹筍為主角,相傳在竹林間以竹葉生火煨成,竹筍鮮嫩清香自古被譽為蔬食第一品。主廚汲取古法選用嫩筍、莧菜入饌,以高湯細火將食材燉至脆嫩清甜,簡單調味襯出竹筍香氣,風味清雅脫俗,完美詮釋宋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學。
主食端出南宋的家常米食料理件兒飯。做法先將五花肉與桂皮、八角、花椒等辛香料醃漬入味,風乾後再烘烤,油香四溢、鹹香誘人,搭配Q彈飽滿的米飯,入口油潤香濃味美而飽足。
席末展演宋點茶 澄沙團子劃句點
席末,服務人員會為賓客展演宋代「點茶」,所謂點茶指的是注水時,以壺中熱水點落茶盞的意思,做法上須先將茶葉細磨成粉,接著將茶粉倒入茶盞中,以沸水調成茶膏,再分次注入沸水並用茶筅反覆擊拂,使茶湯與空氣充分交融,藉此帶出滑潤細緻的口感與清雅回甘的餘韻;搭配香滑柔糯、豆餡綿密的澄沙團子,為宴席劃下圓滿的句點。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