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夜忠義綻放 客讚文化創新轉譯

我的目光始終被場上樊梨花這位客家戲裡的女將軍吸引住,隨高潮迭起的劇情,起伏跌宕著。圖中為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梨花破軍演出一隅。圖 / 北市客委會提供

我站在中正紀念堂藝文廣場,夜幕剛落下,光影在廣場上躍動,音樂與人聲交織成一片。今年的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像道穿梭時空的光帶,將我和身邊的市民、國際遊客一同拉進屬於都會客庄的故事裡。

10月25日下午,《梨花破軍》剛開場,舞臺上燈光閃動,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演員們身著華麗服飾現身,唱腔悠揚,武打場面和歌聲彼此扣連。我的目光始終被樊梨花吸引——這位客家戲裡的女將軍,在劇情高潮時,得知愛子薛應龍戰死,卻仍咬緊牙關,產子、指揮破敵。

那一刻,她的堅毅與悲傷透過客家語言流淌進廣場裡的每個角落。觀眾席間,有人輕聲抽泣,也有人目不轉睛地看著,彷彿看見自己母親或祖母的影子;戲裡的忠義與掙扎,不再只是故事,而是蘊含在每個家族裡的共同記憶,甚至是共振。

每首客家曲子都像城市裡綻放出的新芽,傳統與現代兼容忍不住跟著大家一起拍手。圖 / 北市客委會提供

隔天晚上,廣場再次沸騰起來。隨著雲火(INFERNO)舞團的科技火舞點燃夜空,馬戲、雜技、喜劇輪番上陣,舞台下的孩子跟著節奏手舞足蹈。青鳥合唱團陳瑋儒、陳鈺羲用吉他彈唱著熟悉的客家旋律,采風樂坊的國樂與搖滾激盪出前所未有的驚喜。我忍不住跟著拍手,每首曲子都像城市裡綻放的新芽,傳統與現代並存。

林芯儀壓軸出場時,見證她歌聲裡的那分溫柔堅定。「係你」響起時,許多人悄然紅了眼。她說,音樂讓她重新找到體內那份客家精神,也讓現場的我們彼此連結——在這個城市,我們都擁有一段屬於「忠義」的故事。

演出字幕中英雙語並陳,把國際遊客也拉進屬於都會客庄的故事裡。圖 / 北市客委會提供

台下主辦單位北市客委會代表微笑點頭說,嘉年華的主題「忠義您」不只是口號,更期盼透過每一場表演,每一道音符,滲透到日常生活與信仰裡。未來,還要讓客家文化繼續創新、轉譯,讓這份都會客庒精神持續散發光與熱。

走出廣場,音樂與光影似乎還縈繞在耳邊。我想,這不只是一場嘉年華,更像是一次集體的記憶召喚。在現代都會,每一顆心都因忠義、因客家,因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展現出的都會客莊魅力,正悄然帶起一次次的集體共鳴。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