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身鶯歌陶藝世家 醉心漢字創作
新銳陶藝家陳庭怡融漢字韻律於陶瓷創作,打造充滿詩意的空間。陳庭怡新秀創作個展以「描摹字句的敘情者」自況,同名個展即日起至11月2日在陶博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以19件陶藝作品帶領觀者一覽立體文字的詩意與奧妙。
陳庭怡是鶯歌土生土長,出身陶藝世家的新生代青年藝術家。臺藝大工藝設計系碩士,因為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就順理承繼陶藝創作之路。她說,嘗試用過各項不同媒材創作後,還是對陶土隨機、多變的特性最有感,不但情有獨鍾且醉心入迷。
獨特藝術語彙啼聲高亢 脫穎而出
陳庭怡決心往陶藝領域深入發展,初步展現高亢啼聲。近年,她積極投入國內陶藝競賽,先後入選2023臺灣陶藝獎的創作獎;入選2023年陶博館與金海美術館交換駐村計畫,前往韓國傳統陶瓷重鎮駐村交流,展現陶藝創作深厚潛力。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為鼓勵青年陶藝創作,2023年推出陶藝新秀創作計畫,提供30歲以下陶藝創作者發表平臺。陳庭怡以獨特藝術語彙從眾多青年陶藝家中脫穎而出,殊為不易;陶博館致力展示多元陶瓷藝術,從臺灣在地傳統陶瓷、實用陶瓷到充滿創意和現代感的當代陶藝,透過舉辦競賽展、申請展持續推廣陶瓷文化的深度與廣度。
探索漢字立體演化 傳達變奏趣味
這次創作個展,陳庭怡以「漢字」為創作核心,應用陶瓷媒材企圖從「字裡行間」探索文字的形體之美。陳庭怡說,書寫與閱讀的過程,蘊藏著無窮魅力—在成長經驗中,她細察文字結構、筆觸與韻律,設法將這些元素轉化為立體陶瓷創作,並用這些作品傳達個人的美感經驗。

陳庭怡讓文字從平面延伸至立體空間,開啟觀者在閱讀與感知間的穿梭體驗。這次個展延續其創作脈絡,其中,展字系列以花、水、鳥、樹等常見於傳統水墨畫的意象,如草書般流動的文字書寫線條,創作過程中讓字逐步演化成為立體造形,藉以呈現文字間的變奏與趣味。
以陶瓷吟唱文字詠嘆調 消散惡夢
在夢的片尾曲系列,陳庭怡笑說,創作靈感源於夢魘經驗—隨作品的完成過程,惡夢也將消散,彷彿每次都有一曲音樂來為這些夢境畫句點,因此創作成為她抒解心情、療癒心靈的利器;每件展品也因此成為她一曲曲以陶瓷創作吟唱出的文字詠嘆調。瞭解更多展訊可至陶博館官網或粉專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