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齊柏林 飛閱台灣攝影獎後天開跑

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將於6/10-8/11日進行,獲獎作品將安排在淡水齊空間、靜思堂與大專院校巡展。圖左二起為生態作家劉克襄、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穎儀、董事齊廷洹、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中華電信副總梁冠雄。圖 /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用鏡頭紀錄環境 讓關懷落地生根

今年,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邁向第二屆,徵件選在6/10日齊柏林導演離開的日子啟動。主題也由地景紀實升級為影像故事,與賽者需以3-5張同地點不同時間的照片,記錄地景在時間變遷過程中的縮影,一起角逐總獎金超過40萬元的優勝,也一起用空拍攝影來紀錄並促成環境正向改變,讓環境關懷不只是感動,還能落地生根。

做為全台第一個靜態空拍攝影賽,這項活動的目標在完整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尋找下一個齊柏林」的拼圖,透過讓更多人一起延續齊柏林的紀錄,共同見證台灣環境變遷。圖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致詞一隅。圖 /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做為全台第一個靜態空拍攝影賽,這項活動的目標在完整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尋找下一個齊柏林」的拼圖,透過讓更多人一起延續齊柏林的紀錄,共同見證台灣環境變遷。徵件選在齊導離開的日子啟動,除了致敬更寄望有更多人能拾起他的遺志,一起用鏡頭深入紀錄台灣的每個角落。

從紀錄到行動 守護環境美麗永續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指出,從紀錄到行動,她期望影像能成為改變的起點。去年,首屆共有來自全台各地3683件空拍影像參賽,她期望今年有更多人一起來飛閱台灣,紀錄更多美麗的故事;也看見更多環境的傷痕,讓問題被發現被關注,讓正向的改變行動一直走下去。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第一屆得獎的空拍作品不僅讓我們看見土地的美,也讓我們直視了土地承受的苦。希望這一屆能凝聚更多空拍攝影師的正念,用實際行動守護環境,讓善的力量再延續,讓美麗台灣長存永續。

擴大社會影響 推動台灣正向改變

顏博文指出,為擴大這項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今年在全台多處靜思堂與校園已陸續展出首屆得獎作品,過程中也結合講座、邀請評審與得獎者分享作品理念、反思與觀察,打造空拍影像對話與交流的平台。同時,透過這些展覽與經驗分享,這些多元視角的探索,在空拍影像中看見事實、產生行動。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第一屆得獎的空拍作品不僅讓我們看見土地的美,也讓我們直視了土地承受的苦。透過與賽者多元視角的探索,在空拍影像中可以看見事實、產生行動。圖 /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說,全家一直以來都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共同推動環境教育,致力用企業影響力推動台灣正向改變。希望透過每次比賽與得獎作品的巡展,用影像與消費者對話,使這項活動成為共同思考環境議題的重要橋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也看見更多。

空拍攝影留證未來 守護行動持續

中華電信技術贊助本次活動,幫助以hicloud S3雲端儲存,提供與賽者高效儲存與異地備援等方案,以確保所有參賽作品中的環境影像資料,都能安全穩靠的被保存下來,讓每張照片都能成為未來各世代認識臺灣土地、關懷環境的重要見證。

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將於6/10-8/11日進行,獲獎作品將安排在淡水齊空間、靜思堂與大專院校巡展。主辦單位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全家便利商店共同期望,今年這項活動有更多人一起參與,一起紀錄更多美麗的故事、關注更多環境的傷痕,讓活動成為正向改變臺灣環境的起點,讓守護行動持續下去。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與比賽詳情可至活動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