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五月節)連假,怎麼玩最有意思?不如來場融合節慶、文化與童趣的歡樂體驗。今(30)日北市客委會在連假第一天,安排與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合辦「粽夏个時節 端午安康」活動,號召呼朋引伴提早準備五月節的儀式,一起弄草、親水、吟唱,過一個有傳統文化信仰,滿滿儀式感的仲夏端午。
在農曆五月,端午是揭開仲夏故事的序曲,端午節不僅紀念屈原,也是詩人節,更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節慶活動,如吃粽子、划龍船、立雞蛋、做香包、掛菖蒲等習俗。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吳文德指出,客家的五月節不僅是場節慶,更是場屬於「家」的儀式。
今年端午節的活動以節日為橋梁、以文化為核心,大小朋友可以在歡樂中與文化相遇;客家文化因善用自然與環境資源,本草植物就成為端午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節日增加獨特風味與文化深度。
吳文德說,這次五月節推出的「五月弄草」系列,活動結合客家本草特色,包括傳統實用艾草槌DIY,可以體驗草本保健、艾草菖蒲掛飾DIY,現場製作富含祝福寓意的家居裝飾。除艾草相關手作體驗,還有草地划龍船和本草闖關遊戲,搭配客家本草展區與本草知識闖關,好玩又能讓小朋友長知識;先完成闖關就可獲得限量艾草香包。
此外,五月節與粽子、划龍船等習俗密不可分,其中,江中的魚也有角色,北市客委會將以去年出版的亻厓係一尾魚仔(我是一條魚)兒歌專輯貫串整體表演內容,將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的歷史背景等,在樹蛙舞台區展現。
樹蛙舞台區將有歌唱、劇團表演、人偶帶動跳等主題性表演,活動期間並將提供限量艾草饅頭做為下午點心;現場還有小朋友最喜愛的FOOD超人團隊與親子同歡,帶領大小朋友認識客家五月節傳統習俗,讓文化教育在笑聲中自然發生。
北市客委會強調,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的日子,更是啟動夏日生活儀式感的時刻。連假第一天,走出戶外、走入文化,下午13:00-17:30到北市兒童新樂園準備居家的艾草香包與掛飾,隨著節慶律動,過著不一樣的五月節。DIY活動自上午11:00起開放現場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更多活動資訊可至「臺北客家」臉書粉專查詢。
延伸閱讀
- 母親的客家粽 後生文學獎小品文首獎
- 臺北客家春慶 蔣萬安:新生兒創新高
- 進橘紅亻厓个房間 探客家女性生命力
- 創唱新客家 野SONG野HAKKA上架
- 臺北客家春慶 體驗文化共享親子時光
- 三芝福佬客與水梯田 陽明山下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