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春節過後的一段日子。我閑來無事,在百度地圖上瞎研究,發現了有個古寺廟離我住的地兒很近,開車只需要二十多分鐘。這個地方叫「海石寺」。
於是第二天早上很早,我獨自一人就開車過去了。那天氣溫有點冷,太陽很好,曬得地表暖洋洋的。這種春天的氣息,特別適合出遊,而且木棉花正當花期。寺廟周圍很寧靜,那天很特別,沒有除我之外的遊客。只聽到風吹樹葉落在地上時沙沙的響聲。
第一次去過海石寺後,此後十年也都沒有去過。但海石寺一直在我心中,好像,好像童年的夢一樣。回想像夢境,亦如穿越。我是記得起來的,那是一個北京的少年,正在西安上大三。那時候微信已經普遍興起,博客正在經歷被遺忘的開始。
這少年在我們共同的朋友群裡面加了我的微信。他很有才華,口才很好,健談,交流起來讓人舒服。當然,我可能更相信,那是因為我的性格的緣故。因為他,為了幫助我,幫助我遠離憂愁索取陽光。
十年後,我們還是素未謀面。那時候,他索要了我的地址,從遠方,杭州地方給我寄了一條「祈福彩」的圍巾,豔紅色的,很美。他告訴我,他八歲的時候隨他的父親到過海石寺,他深刻難忘。讓我去看看,那兒有三棵300多年的木棉樹矗立在寺廟大門前。十分莊嚴肅穆。
聽了少年的話,我於第二天起得很早,開車前往了海石寺。那天風微涼,一切有如夢境降臨。在東莞生活了幾十年,沒有任何的消息讓我知道有如此聖地,古建築的寺廟。
少年好像落入凡間的仙家弟子,幫我指引到了這裡。雖然10年過去了,在漫長忙碌而緊湊的生活中,我也沒有再前往海石寺。也許,有些往事,就應該只屬於回憶。如同我永遠感恩這少年,給予我許多幫助,治癒了我的當時的憂愁。
海石寺,位於廣東省虎門鎮的白沙社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始建於唐朝,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五百多年前,僧人在這裡建立海石寺門,為沿海村民祈福平安。
據寺內的碑文介紹,海石寺曾被毀於一旦,後來重建,如今香火依然鼎盛。寺廟的建築風格獨特,主要建築包括大雄寶殿、藏經閣、天王殿、羅漢殿等。其中大雄寶殿是寺廟的主體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古樸典雅。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佛教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特點,是南粵地區一處優秀的古建築。
寺內收藏大量的佛像,石刻,碑刻等文物。尤其是那兩尊高達7米的銅佛像,堪稱華南地區的佛像之冠。而我最深刻的是,前往之前,少年已經告訴了我的那一幅海石寺門前的對聯:
海浮寶筏同登岸
石聽金經亦點頭
海石寺門前的這副對聯,也證明了五百多年前,白沙村附近這一帶曾經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這一副對聯,我覺得是寺廟的靈魂。是它點拔了我,讓我前往禮佛,感受禪境寶地對人的心態和精神平衡的治癒力量。
三棵近四百年樹齡的古木棉樹矗立在寺門前。我那時身臨其境,正是木棉花盛開的時候。火紅的花朵映入了我的眼簾,成為了我心中的圖騰。
我雙手合十,在木棉樹下,沉默了很久很久。當時當刻,我用手機寫下一首「靈光一現」的詩歌。名為〈無題〉:就這樣地虛無/一種痛穿腸而過直達心臟/你可以不信卻不能否認/呼倫貝爾的太陽/照亮過虎門的月亮/我也以為是神話/海石寺的方丈告訴我/365年前的木棉樹下/藏了一個木盒子/同根並生/已經化為烏有/同根並生/化為烏有
延伸閱讀
- 新加坡的雨 不定時地在某個節點下起
- 澳門味道:無法言語的鮮美
- 遺失的雨傘:心中的天氣常晴朗
- 修辭的結晶—俳句之修辭如何與為何
- 西河壩的雪:石油河 抽油機的世間
- 這間店:科幻的我與我的科幻
- 哲學的慰藉--缺少錢財的慰藉
- 提香 ∙ 威尼斯畫派 ∙ 你的愛
- 京杭大運河:舟楫塞港兩千五百歲
- 兩百一十之旅:兩行華俳之擺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