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嘯且徐行 許自己一個豐盛未來

何妨吟嘯且徐行  許自己一個豐盛未來
本文作者張家獻,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時尚碩士。財團法人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曾策展游本昌弘一大師舞臺劇、劉勃舒旅台水墨展、江明賢大地行吟個展與文旅部與佛光山《首屆海峽文化遺產節》;主持中華文化論壇兩岸藝術家交流專場。著有人物傳志、影劇小說、發表論文10篇並收錄於北京大學中華文化論壇論文集。圖 / 張家獻提供

回首來時坎坷路,現在四時隨遇而安。論語子罕篇「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於我,就是家裡很窮,要比別人更努力,更會解決問題;所以,學習職人精神,要求自己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許自己一個豐盛的未來。

農曆年前,好友聚會特別多,飯局上有人歡樂有人愁,有的容光煥發,有的黯淡苦惱,圍繞的經濟話題不少,有人話多滔滔;有人緘默旁聽,但一講到人生坎坷,每個人都侃侃而談起來。

出生在1970年以前的中壯年朋友,總愛說自己的前半生,多麼清苦,多麼艱難。一時間大夥好像都在比賽誰比誰辛苦。其實,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誰家不苦?除非那些出生富貴人家的小孩,另當別論。

坊間一些成功的企業家,看他們的自傳,記載著成長背景與創業奮鬥歷程。其中,有個共同點就是不屈就於環境,奮發向上不向命運低頭,終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以往,也常自怨自艾,直到年過半百後,反而學會開始感恩曾經走過的那一段段磨人的歲月;同時也想起這句:「年少不知李宗盛,長大才知林憶蓮;少年不知曲中意,聽懂已是不惑年」。

社會上很多的企業主,早年創業汲汲營營忙工作,退休後到學校進修,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積極向上,身邊就有知名藝人因年輕失學,終能以「吳寶春條款」報考碩士在職專班,進修學習、自我實現。

成功人士再入校園,他們都會將自己「歸零」,歸零這個詞,就是讓自己像塊海綿,尊師重道吸收更多的專業知識,認真做筆記、做報告。有些朋友認為,光是歸零還不夠,還要超越自我,就像奧運頂尖選手與自我競賽,不但要贏得比賽,還要打破世界紀錄力求「破錶」。

選擇就讀EMBA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的來拓展人脈交朋友,有的純就為文憑,撰寫碩士論文對大部分這類研究生來說,一般都會覺得很難。其實只要依據學術架構,抓住重點以文獻佐證專業,論述清楚,大概就八九不離十,距大功告成不遠。

在論文寫作過程,對文獻探討的相關主題文章要參考,倒不必細讀,因為別人寫的不一定能為己所用,況且別人寫的有可能是抄來的。再者,如果深入鑽研恐受其影響,極可能侷限住思路,影響自己的想法。然而,一等到論文出爐,每篇歷盡滄桑、艱苦奮鬥出來的文章,都是代表作,都值得再三品讀。

人生際遇種種,不一定都能一帆風順,如正走到低谷潛龍勿用,只要韜光養晦不忘初心定能待時而起;歲次乙巳木蛇年「象徵適應力、多樣性和橫向發展」,不論正走在人生的哪個境界,何妨吟嘯且徐行,許自己一個豐盛的未來。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