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粵的珠海是濱海城市,景物怡人,有浪漫城市之稱。其愛情郵局、日月貝歌劇院、南海漁女、圓明新園等打咭景點,網上談論者眾。然珠海仍保留著極豐厚的「民國」底蘊,值得思古懷舊的文人遊覽。
如鳯凰山北的會同村是民國以來第一個現代化供電的村落;瀝溪村蘇家巷曼殊故居是詩僧蘇曼殊(1884-1918)童年時代(6-13歲)勾留之地。這次來到唐家古鎮,便是同等時光距離存留的「物華天寶」,有「一條山房路,半部近代史」的說法。
雖事隔百多年,唐家古鎮仍保留得相當完好。「唐家」是唐姓族人南遷聚居建村而來。唐家灣以唐姓與梁姓族為大宗。姓唐名人如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1862-1938),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1858-1913),開灤煤礦第一任經理唐廷樞(1832-1892),粵劇大師唐滌生(1917-1959)等。
據「珠海市自然資源局」2025.1.15發布的〈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民國中山模範縣唐家灣的近代化實驗〉記載:「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位於珠江口金星門水道西側,原為明清香山縣(今中山縣)的轄區,2007年5月31日被公佈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首個以近代歷史遺跡申報歷史文化名鎮成功的古鎮,也是首個地處嶺南濱海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首個地處經濟特區的歷史文化名鎮」。
唐家灣「背枕鵝山,前海彎環」,景物殊佳。登臨攬勝或近岸觀水,均賞心樂事。我們抵達唐家灣,先遊「共樂園」。此園處鵝嶺之北,原名「小玲瓏山館」,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乃唐紹儀總理私家花園。後捐贈予村政府,才更名為共樂園,有「開門任便來賓客,看竹何須問主人」之意。

民國時代的庭園,其顯著的特色是,江南的樓臺水榭與西洋的別墅噴泉合而為一,別樹一幟而另具情懷。徘徊其間,頗感怡人。此園可觀者還有樹木,可以「珍木秀林」來形容。進園後,我便抄下嘉木之名:麻棟、荔枝樹、光葉桂木、榕樹、番櫻桃、羅漢松、檸檬桉、木棉、杧果樹……不少背後都有着奇異的經歷。
如那株檸檬桉別稱美人樹,乃1931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參觀共樂園時親手所栽。經歷百年的滄桑,依舊風姿搖曳,枝幹娉婷。再如榕樹中的「盤石飛榕」,即為當日修建觀星閣時建築工人的取土標誌。後來飛鳥帶來了榕樹的種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樹根把整個石塔壘包圍起來,形成樹塔一體的自然景觀。
而園內極其珍貴的一棵日本黑松,乃國父孫中山自東瀛攜來移植於此的稀有品種。唐紹儀是政治家,具有民本思想的懷抱理想。園內建有「信鴿巢」,供鴿子安家。以傳達和平的訊息。

離開共樂園,走在山房路上。兩旁的古老房子或保留原貌,或翻新改造,背後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約中段的轉折處,遇見具體的「百年歷史」。那是唐家灣古圍牆的遺址。
圍牆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2),圍繞整個舊村而築,長五千米,高三米,厚零點五米。設有五門,今已不復可見。現存約580餘米的是龍慶門的一截。以局部想像全部,是參觀古村落必具的思維。其他如適安古宅裏的國父像、山房驛站、唐滌生大劇院、珠海留學文化館、廣達唐公祠、學鏡堂以及眾多咖啡小店等,便未及細看。
沿路返回,路過一家小鋪,是「華藝民國旗袍館」。門口放置一檯古老縫紉車。店主是一位穿著旗袍的美人,活靈活現地把民國風充塞在十坪米的空間內。後來憶及當時情景,乃寫成〈縫紉機與一件未完成的旗袍〉一詩:
縫紉機與舊時光陰,擱淺在臺階/絲綢是情懷也是溫度/在剪刀與針線間/完成
了唯美的曲線。把不能/定義的,相體而裁成/知道零一二珊的密碼,便知道/
那恆久而獨有的東方魅惑
山房路的拐角後,遇見/這不二之選的華藝/旗袍裏的民國,在這裏誕生/人體
模具上那件尚待完成的/青花瓷般的典雅高貴/將隨華麗的身影/穿過這城的曲
徑小巷/或有回眸,或在油紙傘的雨天
天已昏暗,我們吃「三石軒神廟燒雞」去。(2025.2.1凌晨1:30臺北城公館太子文旅442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