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曹松清即起至3月18日,在鶯歌台華窯典藏空間館展出「光嶼石年」油畫創作展,展出18幅近期新作,其中並有1幅兼具擴增實境(AR)作品,用科技將創作實景,瞬間進入觀者眼簾,身歷其境同步感受馬祖美景。
曹松清說:「為激勵我認真創作,台華窯邀請我每個農曆年前後展出。這項每年為期2個月的油畫創作展,到今(2025)年的光嶼石年創作展,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去年以來他的展出邀約大爆發,從年初的台華窯、新竹蔦屋書店,年中的工研院、長庚科大,到歲末在中原文創園區的壓軸展出,越來越多個展肯定他在油畫上的天份、努力和成果。
光嶼石年 岩光普照海島壯麗美
光嶼石年系列創作中的光嶼,指的是「光之島」,石指岩石,石年意寓十年。這裡的嶼是馬祖列島,是他出生、成長的地方,他過去這十年來的畫作也多半圍繞著故鄉進行。他以故鄉為主題,隨人生歷練的增進與歲月洗禮,調繪出島嶼的不同意境與色彩,用背景平塗凸顯主題、馬祖在地花崗石顆粒為語彙,繪出專屬風格。

曹松清指出,馬祖本身就是間地質大教室,尤其海岸地形最具特色。在海島,陽光的元素十分強烈,盡藏著他繪畫中發展出來的〈岩光系列〉。剛硬的岩石揭示馬祖剛毅性格,陽光普照耀出繽紛多姿的色彩;也因其堅實抵抗海浪衝撞,打磨出險峻盤踞的地景,孕育出海島人的生命觀與一幅幅壯麗獨具的作品。
畫作遇見藍眼涙 那些夢幻的光
這幾年,馬祖藍眼淚奇景為人熟知。他表示,受限各種條件,有九成觀光客無法順利看到藍眼淚。為此馬祖當地也特別成立「藍眼淚館」,以人工培育方式讓遊客看到藍眼淚,以免乘興而往敗興而歸;不然就要到馬祖「北海坑道」搖櫓,或許才能看得到這難得一見的景象。
曹松清解析,每年4-6月是福建閩江的汛期,豐沛的降水為閩江口的馬祖列島帶來藻類生長所需的養分,矽藻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其中,呈U字形的澳口為馬祖創造得天獨厚看到藍眼淚的條件,矽藻因地形地物留滯岸邊久些,可以讓旅客更容易遇見那些夢幻的光。
匠心獨具 看展同時能瞭解生態
身為馬祖人,他的藍眼淚系列,捕捉陽光下赤潮白晝形象,呈現與觀者腦中圖象大不同的藍眼淚,看展同時瞭解生態,難能可貴。他進一步補充說,當夜幕低垂這些赤潮在風浪帶動下,因不斷沖激岩石等地物,就會產生並呈現藍眼淚的景致。大家看到的創作,「這些是我以目視、拍照、錄影,加上自己的感受,在畫筆下所呈現的」。
曹松清說,每次他回馬祖,一個人都會在島上遊逛,試圖讓雙腳接觸故鄉久違的每塊土地。他試圖用每一種視角、每一個巷弄、每次回眸,去發現去捕捉往昔所沒注意到的細微但重要的生命記憶,而這些美好的記憶,正是他這次拾光系列創作的養分,也是他美好記憶與作品的源泉。

為故鄉增光 遊馬祖先看曹松清
趁著這次展出,曹松清每年不忘為家鄉認真打廣告。他推薦遊客到馬祖,除芹壁、津沙、福正等閩東聚落,馬祖還有特色廟宇、花崗石岩、戰地坑道、巨石神像、黑嘴端鳳頭燕鷗、大坵梅花鹿、方塊海、東莒燈塔、東引燈塔、紅花石蒜、星空奇景等,同樣值得一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名勝與奇景,如今也都一一成為他筆下的創作。欲往馬祖逍遙遊,值得先到台華窯看看曹松清的作品。
延伸閱讀
- 長庚科大駐校 畫家曹松清展島嶼故事
- 曹松清新竹蔦屋個展 前進日本起手式
- 遇見那些光 畫家曹松清藍眼淚創作展
- 獅子會挺藝術 曹松清畫作勾起少女心
- 曹松清嘉義個展 長庚科大發現藍眼淚
- 到鶯歌看藍眼淚 曹松清跨年展玩浪漫
- 松風清韻竿塘情 畫家曹松清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