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春就在北港,這家生活博物館從高速公路下交流道約10分鐘車程。前身是盛椿木業,月前剛重新整修,搶在農曆春節前以全新面貌迎賓。館長徐淑珠人稱「春嫂」,微笑著說,這是廠房啟用以來首次大修,經過巧設計、精加工,氣象一新。
盛椿木業由董事長吳春塘於1977年創立,當時以製作木窗家具為主,有過好長一段外銷興盛的好時機,不過隨著市場變化,為因應漸退的商機,決心不再以木業加工為重心。
幾經蛻變,2011年成立北港春生活博物館。館內特色除保留傳統木匠技藝,同時規劃有創意木工、姵寧手工皂的DIY體驗區,特闢原木咖啡小棧、生態池及藝文展覽區,兼融在地與捷克風情與特色,成為雲林地區怡情養性的景點。
就算我們把北港春整修成這樣舒服、有溫度、有內涵的遊憩空間,徐淑珠坦言,經營地方性文化園區如果光靠門票收入賺錢很難,加上自己年紀已大,好友都勸她不要再投資;不過,基於鄉情、使命以及美好的回憶仍栩栩如生,所以不但決意經營還要一新耳目持續回饋舊雨新知。

吳春塘說,從盛椿木業一路走到北港春,老廠房烙印著也盛載著歷史,園區各角烙滿歲月痕跡,那些被完整保存的生產機具、至今留有餘香的木材剩料、客製中的經典門窗、原木桌椅不但散發古味,還能發人思古悠情,在在都是看點。
老伴徐淑珠在一旁補充,說她眼中北港春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件已有相當年代的手抄本,有些甚至可回溯到民末清初,保有當時雲林在地居民的土地房屋買賣契約,時空流轉,至今超過百年,彌足珍貴,「來到我們北港春參觀時不可錯過」。
「春嫂有一手好手藝,可以將新鮮洛神花瓣變成手作洛神花茶,現場就可喝到。有溫度又別具新鮮風味,我們的美味糕點、醇香咖啡也值得品嚐」。一旁的女員工脫口而出,說時生動有力,不輸專業文宣高手。「還有純做興趣小量製作的精油與姵寧手工皂,都很受歡迎」一誇她厲害,高興的多說兩句。
盛椿木業自從不再生產門窗標準規格的產品以後,慕名而來的客製化訂單反而持續不斷湧入,使得精湛的木工技藝得以延續並發光發熱。其中,客戶訂製的檜木陳列櫃、檔案櫃,用來擺放茶具「足適配」,尤其味道正好,口碑流傳廣,據說深受品茗玩家,甚至茶行歡迎。
吳春塘說,早年承做一批兩面為檜木片做的筆記本,目前坊間相當少見。另一個展示間陳列的原木桌,不完美的缺角處巧妙加上精美彫刻,再以樹脂封存,變成獨一無二的創作,具藝術性與實用性價值也翻倍,我們用特色招徠貴客。
「藝人許效舜及威廉主持的節目效廉出發吧,專門探尋台灣未被發掘的知性觀光休閒景點與各地風土人情,前年農曆過年前後,攝影團隊就專程來到我們北港春拍攝」吳春塘舉例,說時話中充滿驕傲與自信。

吳春塘說,這座門窗建材工廠從父親那代算起已有70多年歷史,過往的風華及轉業後發生的大小事,持續澆灌著北港春,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已經成為國人喜愛、具台灣味的文化休閒產業。
徐淑珠也感性表示,平時她最喜歡沈浸在館內,一草一木,忙裡偷閒漫步其中,看著大門與建築上的歐風彩繪、源自歐洲的露天保齡球,體會這中西文化碰撞的結晶,想著過去的美好,看著全新整修的園區。她粲然地說,農曆過年南來北往經過雲林,記得繞道來北港春走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