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存到再造 林主勵用布料翻新陶藝

從保存到再造 林主勵用布料翻新陶藝
林主勵新秀創作個展,用16件作品給出布料在此次創作個展中的關鍵功能與答案。圖為林主勵作品《瀑布》,靈感來自每日使用的浴巾,將布料的意義翻轉並重新詮釋新義,讓作品為創意說話。圖 / 陶博館提供

從小陪到大身邊的安心小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有故事的陶瓷藝術品?從保存到再造-林主勵新秀創作個展,用16件作品給出答案。一般人很難想像,但林主勵確實用布料柔美褶皺發想並將其定格,做出一件件永存的陶藝創作,既訴說愛物惜物的念舊情懷,也為翻新陶藝創作指出更多可能。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指出,該館為鼓勵青年陶藝創作,自2023年起推出陶藝新秀創作計畫,提供國內30歲以下陶藝創作者發表平臺,本次為該計畫項下推出的首檔展覽,個展位於陶博館地下一樓陶藝長廊,展期至明(2025)年1月19日截止。

張啟文說,林主勵曾入選陶博館2023臺灣陶藝獎的實用獎與創作獎,對陶瓷材料特性有深入理解,擅長對形式轉換的探索,每能引發觀者對作品的興趣和思考,是未來可期的新銳陶藝家。

林主勵作品《一個月的日常》
林主勵將布料柔美的褶皺定格成可以永久保存的一件件陶藝作品,展現翻新陶藝創作與表現的新可能。圖為林主勵作品一個月的日常。圖 / 陶博館提供

林主勵,1999年出生,現就讀臺藝大工藝設計系碩班。心思細膩的他喜歡觀察生活中的微小事物,連結物品與自身並探討生命的意涵,將惜物愛物的生活態度融入創作中。創作擅以陶瓷沾漿的技法,讓日常使用而逐漸破損的纖維布,以陶藝的形式保存下來,達到物品的延續、轉換以及再現。

作品《瀑布》靈感來自每日使用的浴巾,看著一條條披掛在毛巾架上的畫面,搭配浴室縈繞的水霧與蓮蓬頭的流水聲,想像自己正身處山林內壯觀的瀑布前。如此,將日常所見事物賦予新的故事,將布料帶出全新創作意義與重新詮釋的形式。

作品《包裹》
作品《包裹》以陶瓷沾漿技法,讓常日因經常使用逐漸破損的纖維布,能以陶藝形式保存下來,既典藏了記憶也勾勒出新的陶藝創作形式。圖 / 陶博館提供

作品《轉換-樹》,則打破大眾認知,用纖細卻柔韌的樹枝輕鬆支撐輕盈的布料,在林主勵轉換下,布料悄悄成為托起樹枝的基石,呈現樹枝輕輕勾起布料的錯覺,透過受力關係的轉換,創作手法令觀者稱奇。

陶博館表示,明年1月11日陶博館將有一場林主勵工作坊,由他帶領學員體驗陶藝的創作魅力,有興趣的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報名參加。更多陶博館展訊可至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