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科技大學日前邀請畫家曹松清至該校專題演講並聘為駐校藝術家;當天在長庚科大圖書館草創堂更同步推出〈島嶼那些故事〉創作展,展期至12月16日,備受師生校友等關注。
意猶未盡 展出一個個生動故事
長庚科大校長范君瑜表示,去年畫家曹松清到長庚科大嘉義校區開個展,為校園增添藝術氣息,也為師生提供跨域學習的機會;今年,長庚科大再度邀請他到林口校區開展並正式聘為駐校藝術家並頒證書。這一來一往間,校方與畫家因為藝術的互動,勢將傳為美談。
曹松清在〈島嶼那些故事〉同名演講中說,畫作《山巔群鹿》介紹「台灣奈良」的形成;《油菊花叢》畫的是他和母親的親密互動;用《黑嘴端鳳頭燕鷗》概述「神話之鳥」隨季節溫度遷徙到馬祖;地方信仰「蛙神」的《鐵甲元帥》傳說;從《田間的廟宇》講到海盜蔡牽在馬祖蓋了4座天后宮等;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聽得大家意猶未盡,只好「展」出來。
用手型喚風景 擴增實境看煙火
這次展覽主題「島嶼那些故事」,曹松清將作品分成「藍眼淚」、「花崗岩」、「拾光」等子題呈現。除有近20幅油畫平面作品,還有《剪刀石頭布》互動裝置,以不同手型召喚出不同的風景樣貌。

《海上煙火》結合擴增實境(AR)科技,可在觀者手機中呈現東引燈塔120週年煙火盛況;《島嶼采風》除有難得一見的「藍眼淚」錄像,還有馬祖節慶、8000歲的亮島人等記錄片。
畫中遇見藍眼淚 澳口夢幻之光
曹松清說,每年4-6月是福建閩江的汛期,豐沛的降水為閩江口的馬祖列島帶來藻類生長所需的養分,矽藻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而呈「U」字形的澳口為馬祖創造得天獨厚看到藍眼淚的條件,矽藻因地形地物留滯岸邊久些,可以讓旅客更容易遇見那些「夢幻之光」。
當然,馬祖除有機會看到藍眼淚,閩東建築、特色廟宇、花崗石岩、戰地坑道、巨石神像、黑嘴端鳳頭燕鷗、大坵梅花鹿、方塊海、東莒燈塔、東引燈塔、紅花石蒜、星空奇景同樣值得一遊;而這些特色景點,同樣藉由畫筆盡收在曹松清創作個展中。
花崗岩般剛毅性格 岩光展天分
曹松清說,在他看來馬祖海島就是間地質大教室,尤其海岸地形最具特色。在海島,陽光的元素十分強烈,〈岩光系列〉作品盡藏對光線的想法、表現和天分。他認為,剛硬的花崗岩最能揭示馬祖人的剛毅性格,當陽光灑落便能看見閃耀出的繽紛,那般多姿多彩。

曹松清說,因為長年堅實抵抗海浪衝撞,不但為馬祖打磨出險峻盤踞的地景,更同時也孕育出「海島人」的生命觀;他衷心推薦到馬祖的遊客,除閩東知名的芹壁、津沙、福正等聚落,有機會更要用不同視角體察馬祖,看看馬祖豐饒地質的海岸與風情。
延伸閱讀
- 曹松清新竹蔦屋個展 前進日本起手式
- 遇見那些光 畫家曹松清藍眼淚創作展
- 獅子會挺藝術 曹松清畫作勾起少女心
- 曹松清嘉義個展 長庚科大發現藍眼淚
- 到鶯歌看藍眼淚 曹松清跨年展玩浪漫
- 松風清韻竿塘情 畫家曹松清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