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牟宗三遇上黃光國 200人見證火花

探塑臺灣社會文化應具特質
由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主辦、志聖集團贊助的已故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新書評論公益座談,昨天下午在臺大博雅教學館引領現場超過200位與線上見證者一起探塑臺灣社會文化應具特質。圖 /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提供

昨(21)日下午,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辦已故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新書評論公益座談,共探台灣應具的社會文化特質。當牟宗三遇到黃光國知性與智慧的語花交織,綻放出不少火花,也感染並引領現場超過200位見證者一起探塑臺灣社會文化。

理事長夏允中在主持開場時指出,黃光國是倡導儒釋道現代化的代表性人物,生前深入探討新儒學大師牟宗三的學術觀點,相關著作等身。這次學會偕學生故舊整理生前手稿,先出版《超越與實在:牟宗三的科學觀》,後續預計還將出版3本新書。夏允中感謝志聖集團董事長梁茂生贊助本次活動,現場並贈送新書200本。

黃光國在書中提到「苦」,猶如人患了病。經過文獻探討後,他發現牟宗三在譯介康德的三大批判書時,對康德知識論的理解竟出現「系統性偏誤」,直指主要原因是不解中西文明的根本差異,連帶也造成華人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難以落實的關鍵。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理事長夏允中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理事長夏允中為活動主持開場時指出,黃光國是倡導儒釋道現代化的代表性人物,生前深入探討新儒學大師牟宗三的學術觀點,相關著作等身。圖 /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提供

黃光國認為,想吸納西方文明菁華,在華人社會開出「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不得不對牟宗三的科學觀做出必要的批判,才有可能對科學哲學的演化系譜有相應理解。

儒家文化必須吸納西方文明的優勢與長處,以西方科學哲學為基礎,將自己的文化傳統建構成客觀的知識體系。黃光國新書中強調,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完成牟宗三「三統並建」心願。

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兼學務長王智弘教授認為兩位大師行誼令人懷念。黃光國與牟宗三都是儒家文化道統的捍衛者,身處近代全面西化、拋棄文化傳統的文化逆境中,分別提出珍視傳統優良文化與中西文化滙通的對策,其中,牟宗三開創新儒家學術領域,黃光國則開展了本土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向,同時創建涵攝文化的知識論策略與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

宜蘭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陳復指出牟宗三帶給社會文化的啟發。從先總統蔣中正在臺灣倡導「復興中華文化」,促使臺灣成為實踐「文化中國」的理想寶島,其關鍵意義就在尊重中華文化的「道統」,藉由探討中華文化的「學統」,穩住中華文化的「政統」,使得中華民國可以存在,這也是蔣中正會搶救大批大陸學人來臺,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浪潮的來由。

4位教授
陳復認為相對於牟宗三認為「學統」的建立,需將儒家思想改造成「哲學」,黃光國則倡議擴大其知識領域,將儒釋道思想構築成「華人本土社會科學」,這是兩人最根本的差異。圖為本次與談學者,上排左起為王智弘、陳復;下排左起為周祝瑛、林安梧4位教授知性與智慧的語花交織,綻放出不少火花。圖 /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提供

陳復指出,就這層意義看其實是臺灣社會本應具有的社會文化特質;也使臺灣曾經成為整個中國的思想燈塔。相對於牟宗三認為「學統」的建立,需將儒家思想改造成「哲學」;黃光國則倡議擴大其知識領域,將儒釋道思想構築成「華人本土社會科學」,這是兩人最根本的差異。

陳復認為,當大陸正全面從「中華現象論」的角度復興中華文化時,臺灣更應從「中華本質論」的角度來復興中華文化。唯有兩岸在交流中逐漸凝聚共識與整合,才能使學統來自道統,如此道統也就能支持政統,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元亨書院院長林安梧說,學術活動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能引發更多有意義的批判性討論,這也是長久以來他與黃光國等人的共同看法。他認為黃光國的確帶領很多朋友往這次主題繼續發展且成果可貴。

不過,林安梧同時也提醒,因為內容涉及專業探討,可能會有很多人不贊同黃光國的想法、講法,但這無所謂,因為也會有很多人不贊成牟宗三的觀點。他認為這是很自然的,當前能激發起這麼多人來討論這些議題,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價值。抱持寬廣的胸襟,包容更多的差異,結果更可貴。

公益座談大合照
當牟宗三遇到黃光國: 台灣應具的社會文化特質公益座談大合照。圖 /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提供

美國福爾布萊特資深學者、教授周祝瑛認為,從黃光國指出牟宗三部分東西方學術錯誤,說明華人社會中教育的集體特色與焦慮。

周祝瑛以最近大陸十分火紅的一小段視頻,說明年輕人對於祖孫三代的教養迷思以及沒有叛逆的童年將如何累積華人世代教育的問題;會中她也反思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教改,為何成效有限的根本原因。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2018年成立,以探討儒釋道智慧為核心。由黃光國與有志學者創會,擔任第二任理事長的夏允中說,目前學會會員達百人,涵蓋教育、心理、歷史、文學及工商管理等領域,都是社會科學精英。

10/31-11/2日該會將在中研院舉辦第7屆社會科學本土化暨第8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兩項學術研討會,預計將有超過200位學者專家與會,共研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各項議題。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