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早的大學校園只聽見鳥聲,昨夜豪雨洗刷後的空氣有濃郁的松香,橢圓長形的松果落了一地,閉合的鱗片擋住潮濕的水氣,還緊緊守護著長了翅膀的松子。
走在一長條奢侈的松林大道,想像松子如蒲公英乘風飛起,那畫面該多像壯觀的蝴蝶遷徙,若然,小松子們輕盈盈地旋轉,將是中大師生的共同記憶!
中央大學位於中壢雙連坡上,擁有得天獨厚絕佳視野和遠離塵囂的環境,以「松」為精神象徵,校內名符其實遍植松道:或躺成去教室的自行車路、或環繞湖水禮堂成為散步小徑、或鋪上木板以及一句句詩語,讓光影松針妝點成一幀幀微笑。
1500棵濃綠的馬尾松、濕地松和800多棵榕樹、楓香、櫻花、茄苳、藍花楹…..,俯視穿梭其間的莘莘學子、看著新鮮人捧著書,興奮地走進校園。
也看著他們,出雙入對找到好夥伴、好朋友,在星月下、松濤間,說夢、作夢、圓夢;當然也目送穿上學士服、碩博士袍的他們,走出校園、走入人群,走向更遠更廣闊的世界。
松樹知道,無論他們走得多遠,種在他們心底的松樹,都會是依靠、是鼓勵、是督促。平均每位中央人「擁有八棵樹」,樹上的松鼠、鳥雀;樹下的松果、夜鷺,早已融入大學生活的每一天;參與每一次競賽與活動。

2
中大校園依校友陳其寬井田棋盤概念精心設計,白色系的中正圖書館位於校園中軸線上,四周圍繞復校初始建的四棟大樓。年代最早的是入門左手邊的「地球物理研究所」,這是中大在台復校的第一個學術單位;其後是正門處的行政大樓,接著是理學院、文學院。
這四棟典雅溫婉的建築,有或長或方的白色花磚,鋪染外牆的實虛意象,室內因透入光線、空氣而有流動的美感。文學館前的大塊草坪是許多偶像劇取景的熱點,正中央修復中的老樹,旁邊有朱銘雕塑默默陪著,露出不捨的表情。
多年前來此時,坐在木椅上聽遠方吹來的風聲,享受著陽光照在綠色草坪揚升而起的悠悠香氣,打太極拳的白衣老人衣衫飄逸;被遛的大狗鬃毛飛起如奔跑中的音樂。
這所學校很瑞士,坐擁在很桃花源的環境。
多年後再訪,有充裕的時間慢慢認識校園,閱讀不同時期建築所銘刻的歷史,不變的辦校傳統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想。管理學院所在的「志希館」、「羅家倫講堂」紀念的是抗戰時期,帶著師生和學校所有資產,包含動物,西遷重慶沙坪壩的校長羅家倫,自此奠定「北北大、南中大」的聲譽。
中技社捐建經濟系國鼎圖書資料館、台達電捐贈物理系國鼎光電大樓健雄館,源於紀念「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臺灣科技教父」李國鼎先生。
其中,健雄館不僅因傑出校友吳健雄有「中國居禮夫人」美譽而得名,更基於百年前的社會環境,女子投入物理研究,實事求是、嚴肅謹慎的態度,對中大學生尤有啟發。
這裡有純樸的校風,作育穩重、誠懇的中大人:如松,堅毅不移;如樹,庇蔭世人。
去年過完在台復校60年暨創校107周年生日,中央大學從一開始的地球科學院,逐年增加成8大學院,除知名的氣象、法文、電機、資電,特別的是生醫工程、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大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約1:1,顯現研究風氣之盛,師資環境相當吸引人。
大禮堂以松果意象設計,藉由玻璃帷幕形成發光體,晴日天空下,松林掩映其上。透明感的視覺與穿入室內的光線,進入禮堂就彷彿在走星光大道,莊重而榮耀。深淺木質色的鋁板,顯現出「松果鱗片」的層次感,如同一個個獨立學院,各有鑽研的領域與正待開展的研究。

3
多年前,常來這裡的師培中心上課。今天,因為當年實習老師在此任教,再度走入校園。在新大樓設備周全的教室討論新課程的內容,有種重回舊地卻需重新再認識的感覺。
時間,把曾經帶入泛黃的暗處;機緣,卻以瑰麗的陽光將其磨亮,兩相交錯為琥珀色的玻璃球,搖盪出繽紛的泡泡。
眼前的學生很安靜,他們說,這已是最有互動與回應的課了。難道這是中大中文系的特質? 猶記數年前的課堂也是如此,一旁的老師註解道:他們善於書寫筆記與事後回應。
不斷拋問題,激勵學生思考的教程,進度走得慢,但還是堅持要這樣進行下去,畢竟做為未來老師要學的,不僅是教學策略,還要學會不斷思考何以然?
不僅要跟著他人的教學指引,更要親身經歷一遍,才知由無到有的學習過程,可能會在哪產生困惑或盲點;才能給學生琢磨的空間、包容學生因學習困境產生的恐懼,也能因而反思修正,客製化自己的教學設計。
隨著段落式的討論、實作、發表、拉提,再導入策略,此時,摘要筆記以外的想法開始冒出來,空氣裡終於浮現多樣的氣味。

大學附近的餐廳,中午時分如剛出爐的蛋糕,飄出閃啊閃的香氣,台北一半的餐費便可無限加飯、暢飲紅茶與湯,還可享用精緻的主食副餐甜點。
談說之際,隔壁桌唱起生日快樂歌,女孩的臉,像擺滿草莓的蛋糕,姣好迷人;另一個女孩和為學法文由香港來這的男孩,遞上特選的禮物,正是女孩喜歡的顏色,女孩想要的東西。
年輕的情話乾淨得透明,大學生的友情純潔得自然,他們送來蛋糕和我們分享,我們因此也有了如此透明,自然的心情。
這是中央大學,在大樹林裡學習,如宇宙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