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源萬葉集創作展 萬葉叢中見山水

藝術家謝福源
藝術家謝福源1992年生於台南,日本筑波大學日本畫科交換,台藝大書畫學系碩士,作品《悠閒的晨間時刻》、《別這樣看著我》、《鏡像世界》由「藝術銀行」典藏。圖 / 索卡藝術提供

索卡藝術即起至2024年1月20日展示藝術家謝福源最新創作展《萬葉集》。展覽名稱來自同名日本詩歌總集,內容收錄雜歌、相聞歌、輓歌,這些詩歌裡多半為吟詠四季中某季特色景觀,或者藉用景物比擬以詠唱內心情感,展題有將所思所想寄託客觀事物之意。

藝術家的創作,利用極簡的幾何造型與細膩的工筆技巧,簡化傳統水墨風景畫的要素,表現他想像中的山水,隱晦的訴說著自己的心情與故事,也賦予觀者更多想像空間,讓他們在欣賞作品時探索畫面中更深層的涵義。

謝福源,1992年出生於台南,曾至日本筑波大學日本畫科交換,台藝大書畫學系碩士,2020年曾入選第13屆「索卡好樣青年藝術聯展徵選」,並在索卡台南空間展出;參與過不少藝術博覽會展覽,曾獲11屆劉延濤獎學金、昌新藝術獎學金、第21屆大墩美展「大墩獎」,作品《悠閒的晨間時刻》、《別這樣看著我》、《鏡像世界》由「藝術銀行」典藏。

萭嶼24
| 萭嶼24 /Grassy Land24,103 × 103 cm,謝福源 Sie Fu Yuan, 2023,絹本、壓克力、墨 Silk, Acrylic, Ink。圖 / 索卡藝術提供
築山庭Tsukiyama
| 築山庭Tsukiyama,100 × 140 cm,謝福源 Sie Fu Yuan,2023絹本、壓克力、墨Silk, Acrylic, Ink。圖 / 索卡藝術提供

謝福源在創作上多以工筆為基礎,運用線條勾勒與洗染技術,表現細膩、典雅的韻味,在造型上更融合了西方二十世紀「幾何抽象藝術」,嘗試藉由線條與光影的變化,讓作品風格在東西方間有更多可能性。

在僅保有的極簡造型基礎上,運用無數重複的小葉片為創作元素,利用葉片間排列、交疊,替代水墨中的皴法,不拘泥於傳統古典山水畫形式,將細膩的工筆技法與簡單的幾何抽象型體形成對比,細看每張作品更能品嘗他在這山水風景中創造的豐富層次感,將抽象理念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展現對台灣山水獨特表現形式,讓觀者在模糊中找到特別的視覺體驗與美感經驗。

謝福源說,日文「言葉」有著「語言」的意思,將一叢叢微小的葉片,構成一座座高山、峽谷、河流,就像有著無盡的故事想對觀者訴說,這樣動人的故事構築出藝術家謝福源的第一次個展《萬葉集》。藝術家邀請現場體驗,在萬葉叢中的山水風景。

謝福源個展《萬葉集》

展期:至 2024/01/20
地點:索卡藝術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慶平路446號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