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轉送幸福 家扶:讓希望延續

家扶邀全民把普發一萬元化作幸福的力量,讓愛發生、讓希望延續。圖 / 家扶提供

讓愛發生 幸福不只停在自己手中

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已經開放ATM 領取。如何應用這筆普發金?家扶基金會倡議轉發送幸福,積少成多幫助更多孩子延續希望,助力弱勢家庭翻轉人生,讓幸福不只停留在個人手中,更能送愛到更多需要的人身上。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 2.18%,連三年突破2%警戒線。食物、醫療與居住成本正全面上升,弱勢家庭的生活壓力更加沉重。不誇張的說,每一餐都得精打細算,每一學期的學費都成為主要壓力源。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顯示,許多受扶助家庭的家長因屬非典型就業者,收入不穩、又需兼顧家庭照護責任,家庭經濟幾乎無緩衝空間。70%為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不到3萬,再怎麼精打細算,也難以讓孩子安心就學。

有人畫中藏夢 有人勇於對抗命運

家扶指出,在這些孩子裡,有人畫筆中藏著夢,有人用勇氣對抗命運。國中生甄甄從小幫媽媽照顧三個弟妹,白天是姐姐、夜裡是小老師。媽媽雖病仍努力打零工以維持家計,甄甄常在餐桌角落鋪開課本與畫紙,用彩色筆描繪心裡的世界。

對甄甄來說,畫畫不只是興趣,而是一種對現實的對話,是她在艱難生活裡保有夢想的方式。她立志成為一名美術老師,希望有朝一日能用顏色與創作,鼓勵更多像她一樣努力的孩子。「我想用畫筆,把現實變得更溫柔一點。」她微笑著說。

家扶一萬個正在發生的希望真實個案。圖左起為甄甄,她夢想成為美術老師,用色彩鼓勵和她一樣努力的孩子;小英每天放學要照顧患有唐氏症的弟弟換尿布、準備晚餐、陪伴做早療,立志成為護理師,用專業與愛心回饋社會。圖 / 家扶提供

小英是另一個感人故事。10歲那年,小英隨母親從越南來台。語言不通、環境陌生,讓她在課堂上一度沉默寡言,只能靠觀察與筆記學中文。如今,她能流利表達、成績名列前茅。家中住在狹小的老屋裡,媽媽為養家整日工作,她則主動承擔起照顧患有唐氏症弟弟的責任。

每天清晨,小英幫弟弟換尿布、準備早餐、送他上學;放學後,她陪弟弟做早療練習、哄他入睡。她說:「弟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希望未來能照顧更多像他一樣的人。」受到醫護人員與母親的啟發,小英立志成為一名護理師,用專業與愛心去回饋社會。

讓愛流動 上萬個希望正靜待發生

家扶基金會強調,在艱難的生活裡,甄甄的畫筆、小英的笑容,都是愛最真實的樣子,她們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他們苦撐待變沒有被困境打敗,但仍有成千上萬個希望正靜待發生。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從普發6,000到1萬元,每次政府普發現金時,就有不少人展現愛的力量,使普發現金不只振興經濟,更讓愛有流動的契機。

周大堯說,過去家扶曾見證,當社會願意把紅包化為行動,許多孩子因此得以安心上學。一萬元或許不足以改變整個世界,但卻能為一個孩子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希望今年這份幸福紅包,也能讓愛普遍發生,讓更多孩子在人生的路上,看見希望的光。

善用普發金 點燃家扶孩子的希望

家扶基金會邀請民眾讓愛延續,將部分普發現金化為助學與生活支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力量。讓普發不只到你手裡,也能暖進孩子心裡。一萬元可以是一頓大餐,也可以延續點燃孩子的希望,舉手之勞透過家扶基金會官網線上捐款或至各地家扶中心捐款共襄盛舉。善用這筆普發金,一萬個希望正在發生。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