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黃喉貂 玉山管理處倡無痕山林

守護黃喉貂 玉山管理處倡無痕山林
黃喉貂為臺灣特有亞種,保育等級Ⅲ級,分布在海拔300-3,900公尺原始森林並以中海拔最常見。圖為黃喉貂個體追蹤研究,林文傑攝。圖/玉管處提供

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 chrysospila),臺灣特有亞種,保育等級Ⅲ級,主要分布在海拔300-3,900公尺原始森林,並以中海拔最常見。擁有亮黃皮毛、靈活身形與獨特的雄性合作狩獵行為,屬雜食性動物,幼貂育幼期長達1年以上。

羌仔虎雜食性食肉 模樣萌性凶猛

黃喉貂一身鮮黃亮麗皮毛、眼睛有神,修長身形搭配跑躍時等長的尾巴外表可愛,然而會群體圍獵體型比牠們大的山羌,因此台語稱牠們為「羌仔虎」,屬於雜食性食肉目動物,以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蜜蜂昆蟲、果實或腐食動物屍體等為食物。

設置誘餌站進行黃喉貂個體辨識。圖 /玉管處提供

黃喉貂外表看起來雖超萌可愛,生性卻相當凶猛,具有貂屬動物中罕見的雄性合作狩獵行為,在育幼策略上與其他中小型食肉目動物也有差異,一般貂科動物育幼期約3-4 個月,臺灣黃喉貂交配期推測從初秋至初冬約每年9-12月,初春為黃喉貂生產育幼期,幼貂跟隨母貂時間長達1 年以上。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黃喉貂具犬貓共通傳染病毒,如犬小病毒、腺病毒等,人類廚餘垃圾與寵物上山,都可能提高疾病傳播,造成貂民生存隱憂。

玉山塔塔加遊憩區 目擊最佳地點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19年起委託野聲環境生態公司研究記錄黃喉貂生態習性,2024年12月更首次記錄到黃喉貂交配影像,為全臺灣第一筆野外貂科交配珍貴紀錄,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是目前臺灣山區目擊黃喉貂最佳地點。

黃喉貂母貂與仔貂活動範圍。圖 / 野聲團隊提供

黃喉貂偶發的路殺事件及人貂互動,如覓食垃圾將威脅其生存。國家公園署呼籲遊客遵守無痕山林法則,減少人為干擾,共同保護黃喉貂健康與棲息地。

揭開神秘面紗 交配影像首開紀錄

玉管處為瞭解黃喉貂族群親緣結構與繁殖育幼行為,持續針對塔塔加地區黃喉貂族群調查,經5年多追蹤,去年12月研究人員首次在玉山塔塔加地區直擊黃喉貂樹上交配珍貴畫面,為目前臺灣第一筆黃喉貂繁殖交配影像,全長38分鐘。

臺灣第一筆黃喉貂繁殖交配照,印莉敏攝。圖 / 玉管處提供

影像中公貂是2022年捕捉繫放的個體壯壯,母貂是2021年捕捉的個體熊妹,交配時現場還有其他3隻公貂在附近活動,推測剛競爭母貂交配權。玉管處規劃投入拍攝黃喉貂生態紀錄影片,希望完整記錄保存做為保育宣導用。

車經新中橫遊憩熱區 開大燈慢行

研究團隊調查人貂互動時,發現黃喉貂頻繁造訪新中橫公路炊煮區、遊客中心等遊憩熱區,覓食垃圾或對遊客作出乞食等非自然行為。玉管處指出,民眾在塔塔加遊憩區漫步,除有壯闊山林景緻,相當有機會巧遇黃喉貂,但去年發生3起黃喉貂路殺事件。

兩起發生於新中橫同富隧道,研判因隧道視線差,讓不會過馬路的貂民遭受車輛撞擊,其中,一隻是研究團隊2022年底標放的幼年個體現已成年;另一起發生在台18線,為標放老年個體遭路殺。

國家公園署強調,民眾到園區健行登山時,開車沿途要開大燈並放慢車速以遵守無痕山林法則,共同守護黃喉貂的健康與棲息地。如發現黃喉貂請協助觀察行為並向玉管處通報。更多相關資訊可上網查閱玉管處研究成果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