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濕地公私協力 永續生態接軌國際

內政部長劉世芳說,將持續透過科研建立各濕地類型碳匯基礎調查資料,協助完備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也將與民間團體發揮公私協力效用,守護濕地碳匯、濕地保育與推動環境教育。圖 / 國家公園署提供

提升濕地議題能見度 接軌國際

每年2月2日是國際濕地日,今年因為與春節連假撞期,國家公園署今(11)日提早在高雄物產館前廣場舉辦響應2025濕地日活動。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過去一年國家公園署新增地方級萬年濕地群一處、舉辦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臺北年會、正式公告新豐國家級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提升國內濕地議題能見度並能接軌國際,成績亮眼。

守護濕地碳匯 以因應氣候變遷

劉世芳指出,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與天然資源,不僅能維護生物多樣性,也具有蓄水、調洪、水質淨化等功能,更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為有機碳,儲存在濕地土壤、底泥或植物中,高效碳匯能力衝擊濕地存續對因應氣候變遷,至關重大。

內政部長劉世芳偕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楊欽富、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與高雄野鳥協會總幹事合照。圖 / 國家公園署提供

內政部除持續透過科學研究建立各濕地類型的碳匯基礎調查資料,協助完備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也將持續與全國濕地保育聯盟、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發揮公私協力效用,持續守護濕地碳匯功能、濕地保育成果與推動環境教育。

公私協力 水雉返洲仔濕地繁殖

今天的活動偕同高雄市政府與濕地相關單位、在地夥伴,以「Wetland What?搞什麼,原來是濕地!」幽默詼諧廣宣,呼籲社會大眾攜手守護珍貴的濕地資源,推廣濕地保育理念。活動吸引各部會機關、地方政府、民間保育團體、大專院校相關系所與高雄市國中小學與在地民眾等逾百人響應。

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洲仔濕地公園,瞭解在公私協力下成功讓水雉返回繁殖、棲息過程。為感謝夥伴長期對濕地經營管理的貢獻與努力,邀請各機關及地方政府參與濕地表揚大會,今年頒發2021-2023年度濕地保育補助評鑑成果優秀獎給得獎縣市機關及夥伴團隊,其中,4個機關單位獲得2024年度濕地標章認證。

濕地保育 給下一代永續好環境

國家公園署表示,今後將持續努力推動濕地科學研究、環境教育並持續向大眾推廣濕地保育理念,鼓勵民眾參與濕地守護工作,結合在地產業、發展地方特色,為下一代留下永續濕地環境。

活動今圓滿落幕,更多相關資訊可上2025濕地日活動官網、國家公園署主題網 、濕地保育資訊網查詢,共同推動並做好濕地保育。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