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北設計獎今(21)日揭曉,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以廣慈博愛園區A+B區設計案掄元,勇奪本屆最高榮譽的全場大獎(Grand Prize),獲頒新臺幣60萬元獎金。
廣慈博愛園區是臺北市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運動,具體內容包括1,650戶社會住宅、中繼住宅以及信義區行政中心與廣慈社福中心。依循既有公園綠地與四獸山徑、傳統市場以及鄰近三里的城市紋理,植入新機能,中繼宅則作為週遭老舊社區都更基地。
廣慈社會福利大樓扮演區域多功能照護機構,包括衛生局的社區門診、復健中心;社會局的身心障礙中心、托嬰中心,以居家支援為主,生活支援為輔的醫養結合機構。廣慈行政中心包含警察局、區公所, 圖書館等;完整的行政內容就近服務長者與弱勢、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

今年臺北設計獎分工業設計、視覺傳達、公共空間三類設計獎。其中,工業設計類金獎得主為北教大/明志科大團隊的O-oyster1。視覺傳達金獎由澳門未設計歐俊軒的香港藝術書展2(BOOKED)拿下; 公共空間設計金獎得主為預景設計團隊,作品為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3。
在臺北城市設計選拔方面,奪金的三支金選團隊分別為社計行動團隊的地球解方4; 環藝工程顧問團隊的捷運圓山故事綠廊5以及境觀設計的興國公園全齡友善公園的實踐6。
北市產業局長陳俊安致詞時表示,從今年獲選金獎與金選的作品可以看出,獲獎作品與臺北城的鏈結越來越深,同時更與臺北設計獎的品牌精神設計·不設限(Empower Design, Beyond Limits)相呼應,參賽者打破常規,自我挑戰的精神,讓設計成為形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
目前,臺北設計獎是國內唯一取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設計獎項,並與德國iF設計獎跨國合作,備受國際設計界肯定與注目。今年共有來自66個國家與地區的4,529件作品參賽;參賽臺北城市設計選拔則有147件與臺北產生鏈結與共鳴,更多精彩作品可至臺北設計獎網站查詢。
註
1.O-oyster。工業設計類 金獎
設計團隊/設計師:北教大/明志科大林欣妤/吳昀蓁/曾玟心/劉音棋/李鍇朮

O-oyster是座具O-oyster可組建成海上牡蠣養殖田,蚵農可在船上或行走在O-oyster上進行養殖作業;也可外裝點頭鴨式波浪發電裝置,有效減低大浪造成的養殖區破壞,擴大牡蠣田分布,達成深水區需穩定海流養殖牡蠣的需求。看更多。
2.香港藝術書展(BOOKED)。視覺傳達設計類 金獎
設計團隊/設計師: UNTITLED MACAO / UNTITLED DESIGN,LTD/澳門未設計歐俊軒

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BOOKED:香港藝術書展」以書籍作為藝術與知識表達的媒介;設計靈感則以有趣的生活場景與故事來展現“與書相遇”的視覺體驗。「讓藝術與知識隨處可取」是設計的核心理念,構想源於人的日常生活,大館藝術書展每一年度都會舉辦,每年都會通過邀請不同設計師設計主形象來吸引公眾。因此設計概念是通過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體驗,傳達藝術的可接近性,展示了藝術的存在和重要性。看更多。
3.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公共空間設計類 金獎
設計團隊/設計師:預景設計周書賢/呂志平/鄭芷欣/鄭筱微/蘇天儀

種植30,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16種本地植物,使本地野花與多年生草本植物融入景觀美學,成為景觀的主角。蜿蜒的綠化帶在兩個公園中得到延續。色彩斑斕的多層灌木物種與喬木景觀則營造出隨季節變化的景觀森林,也呼應了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一站一景點的理念。看更多。
4.地球解方 EARTH SOLUTIONS。臺北城市設計選拔 金選
設計團隊/設計師:5% Design Action 社計行動呂承慧/楊振甫/黃詩妤/方冠婷/蕭伊舒
設計團隊發現,解決「資訊不對稱」以及促進「需求」與「資源提供者」的對話和價值共創,是加速邁向永續發展目標達成的關鍵因素。「地球解方 Earth Solutions」是台灣第一個由社會企業發起的大規模永續行動平台,號召串連產官學研社跨界組織與個人。看更多。
5.捷運圓山故事綠廊。臺北城市設計選拔 金選
設計團隊/設計師:環藝工程顧問潘一如/鄭毅凡/黃鈺珊/廖奕翔/邱元/周建華
捷運淡水信義線串連台北不同地景特性區域的公共運輸廊道,捷運全線以地下、地面、高架的形式穿梭於城市中,擔負日常通勤通學、城市觀光休閒的任務。整條捷運綠廊因高架陰影,在綠化條件上最差,尤以捷運高架拔地而起的列柱如何為人群與植物爭取最大空間是最大的挑戰。

設計者融入圓山地區歷史、人文、場所記憶、生態資訊、城市交通等作為創作價值呈現,並以大型裝置藝術、街道家具、光環境設計、植物設計及永續環境為媒材,邀請使用者進入圓山的時光隧道,建立與地方的感知與連結。看更多。
6.興國公園:全齡友善公園的實踐。臺北城市設計選拔 金選
設計團隊/設計師: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境觀設計、金煌營造
興國公園前身為公有臨時停車場,位於有「臺北華爾街」之稱的南京商圈及住宅區中,使用者年齡橫跨老中青幼,隨大眾運輸便捷及新建築開發提供地下停車場後,2022年回歸公園綠地使用。本案考量周邊商圈與住宅區的發展,將鄰近公園納入整體評估,機能不重複,擴大公園改造效益。除關鍵者訪談,同時邀集社區與眷村耆老舉辦工作坊,挖掘空軍眷村記憶,與社區共創、凝聚公園擴建全齡、永續、人文、防災、遊憩、健康六大設計主軸共識。看更多。
延伸閱讀
- 臺北設計獎再造新品牌 2024徵件開跑
- 實木生活樸永續設計賽 森獎接軌國際
- 廢棄鳳梨葉變紙盒 旺萊山獲IF設計獎
- 金點設計獎全球佈局 台灣設計領風潮
- 北科師生救人好設計 美國摘金法優勝
- iF學生設計獎連中兩元 臺科年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