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偽科學:星象學可信嗎?

香港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張海澎
本文作者張海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文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目前在大學教邏輯學與思考方法學等課程。專業研究興趣包括邏輯學、思考方法學、分析哲學、語言哲學等。業餘從事詩歌、散文、雜文、評論等創作。著有《分析邏輯─理性思維的基石》、《思考方法》、《語言無言─張海澎詩集》、《張海澎短詩選》等。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圖 / 張海澎提供

許多人相信星象學。人們交談時,往往會提到自己的星座,接著就說因此具有某種性格;或者詢問對方的星座,然後依此推斷對方的性格。但星象學可信嗎?憑甚麼要相信這些說法?它們都有科學根據嗎?

科學根據究源

在不同月份,我們看星空時會看到不同星座。星象學就以不同月分出生的人所對應的星座,來解釋人的性格或預測人的運程。但為甚麼人的性格或運程與星座有關?有些星象學的書這樣解釋:天空中不同的星體會產生不同的引力和磁場,而不同的引力和磁場會對初生嬰兒的大腦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他的性格和命運。

不難看出這些說法是荒謬的。首先,地球在自轉時其自轉軸會緩緩地繞黃道面的法線打轉,這種打轉稱為「歲差」。由於這種歲差,相比於2500年前星象學剛出現的時候,現在黃道帶上的星座已經移動了。

現在某些日期所對應的星座,已不再是星象學書中說的星座。例如,2500年前的3月 21日,太陽位於白羊座內,但現在已移到雙魚座;假如你是3月21日出生,按照星象學你應該是白羊座,但按照現時太陽位置你應是雙魚座。

更重要的是,那些星星距離地球其實非常遙遠,它們所產生的引力和磁場對地球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你家中的家具、電器所產生的引力或磁場都要比它們大得多。如果真要考慮引力和磁場的話,就應該考慮產房中各種設備的位置,附近建築物、山川樹木的格局等。

而且,要計算的也不是你出生的日子,而是你母親的卵子和父親的精子結合的那一刻。因為受精的那一刻基因重新組合,理應更容易受到引力和磁場的影響。退一萬步說,即使引力和磁場真的能影響人的性格,也未必如星象學所說的那種結果。星象學斷言甚麼星座的人具備甚麼樣的性格,但從未提供任何證據支持。

要知道各種星座的人是否具備某些特定的性格,需要嚴格的科學探索或大規模的統計普查。但星象學家從未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也不見有相關的論文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倒是科學家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有科學家比較了逾1.5萬宗個案,看看同一天出生的人在認知能力、行為以及其他特質是否一樣。結果發現出生日期與個人性格特質並無關係。

思維邏輯謬誤

但為甚麼星象學看起來似乎很準?人們看星象學書,會覺得書中對自己所屬星座的性格描述,與自己的性格十分吻合。

首先,這是因為那些描述性格的字眼都是十分含糊、籠統的,這就使人們很容易將之套用在自己身上。例如,「思想深刻、眼光敏銳」,「個性深沉而意志力強」,「冷靜孤僻而又喜歡孤芳自賞」,「你十分渴望被愛」,「你有愛心、富責任感」等等。有誰不渴望被愛呢?大概不會有人認為自己思想膚淺或沒有責任感。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孤芳自賞或都有一定程度的意志力。

因此,當人們讀到這些描述時,會覺得那似乎是為自己度身定造的。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巴納姆效應」。曾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要學生先完成某個性格問卷,然後將性格報告發給每個人,這些報告的內容其實是完全一樣的,但學生都認為很準確。

其次就是心理學上說的「確認偏誤」和「自我應驗預言」。確認偏誤指當人們確信某些觀點時,往往只留意到對其有利的證據,忽略不利的證據。因此,人們也只留意到自己或別人的那些與星象學所描述的性格相符合的性格,而對於不符合其所描述的性格就視而不見。

自我應驗預言指在某些情況下當人們確信某些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這些事果然會發生。當人們相信自己就是星象學所描述的那種性格的人後,就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塑造成那種性格的人,結果就使自己越來越像那種性格的人。這些心理上的因素使得人們覺得星象學很準。

星象學整個理論就是建立在邏輯謬誤之上,其最主要的謬誤是「牽強附會」。天平秤重時需要兩邊達到平衡,就由此推斷「天秤座的人事事講求公正,遇到不合理的事就會感到憤怒。」

牛刻苦耐勞但也頑固,就由此推斷「金牛座的人腳踏實地、工作勤奮,但有時也會固執、不懂變通。」天上的星座跟天秤、牛等其實沒有半點關係,那些形象只是人類想像力的投射而已。由天秤聯想到公正、合理,由牛聯想到勤奮、固執。這一連串推論都只是牽強附會、不當類比而已。

星象學是偽科學

人的性格主要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以及教育、遭遇等後天的環境所決定的,與出生的日期並沒有關係。至於,一生運程除受個人性格、教育、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更受各種機遇等偶然因素所影響,不是出生的日期所能決定的。星象學是偽科學,具備基本科學常識和邏輯思考能力的人,都不應該相信它。

延伸閱讀

 

前一篇文章夢特嬌 x 李至正 詮釋40+迷人風采
下一篇文章城市田園食農教育 客家農場體驗永續
策略風副刊 盲盒子精選
「盲盒子」原為新興的商場營銷手法,買家選購時只知其為系列產品之一,至於確實款式,唯有打開盒子才知內涵。2024年起,策略風推出盲盒子色彩文選,整整一年每週六呈現不同色彩供文學同好開盲盒,全年共有來自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的華文創作者支持,整個活動受到關注與歡迎。 2025年起,我們決定以盲盒子色彩為策略風副刊的名字,希望藉此持續匯聚全球華文創作能量並推廣跨域在地書寫與創作。書寫上,雖仍以散文為主,但不侷限於散文。只要文字清通多姿、內容扎實深邃、可讀性高,都歡迎帶著你專屬的色彩到策略風盲盒子副刊添姿采。 盲盒子副刊逢周休或假日推出,來稿不另付稿酬,日後若有機會結集成書,將贈送乙本留念,投稿者即視為同意以上事宜。投稿盲盒子副刊時,注意事項如下,感謝合作: 甲)字數(含標點)限1500字以內。 乙)題目(含副題)12-15字為宜。 丙)附作者照片1-2張,橫式優先,16:9比例最佳,像素須達1M以上。 丁)投稿信箱:lawfuk2012@gmail.com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