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跨域育才 陳俞安阡陌游獨領風騷

暨大水沙連學院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陳俞安創立阡陌游社會農場,積極推動以障礙者為中心的友善觀光體驗,並在埔里營運百香果種植與加工包裝場,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合法就業的社會農場。圖 / 暨大提供

阡陌游社會農場 身障者友善體驗

暨大水沙連學院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今年入學的陳俞安是具代表性案例,也是友善農場實踐者,在眾多投入地方創生的身障青年中,陳俞安設立的阡陌游(Agri Dive),獨領風騷。

由於自身聽力受損,陳俞安深切理解田間對身心障礙者的自我療癒與學習價值。2021年,他創立阡陌游積極推動以障礙者為中心的友善觀光體驗,並在埔里營運百香果種植與加工包裝場,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合法就業的社會農場(Social Farming);2024年更遠赴日本考察,以尋求優化社會農場的解決方案。

跨域移動社會創新 青年返鄉實踐

今年在學程師長鼓勵下,陳俞安報名參加第5屆地方創生大賞,成功入圍創生教育獎-社會影響力組與看見南投獎兩項殊榮。他期望透過參賽,讓更多人理解社會農場的價值以吸引更多相關關係人加入,共為身障者營造更友善的環境。

暨大校長武東星表示,陳俞安的故事充分展現學程強調的「跨域移動力、社會創新力、返鄉實踐力」;也印證暨大水沙連學院正以專業課程、國際交流與在地實踐,逐步串連起青年、社群與地方發展的力量,為臺灣地方創生帶來更多可能。

打破專業框框 應對地方多元需求

暨大表示,自2022年創立水沙連學院以來,設立的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主要在培育具跨域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專才。學程邀集地方治理、社會工作、企業經營、資訊管理等跨域專家學者,共同設計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地方創生課程,不但打破單一專業的限制,同時更能應對來自地方上的多元需求。

暨大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學程副教授張力亞指出,學程延攬重磅學者,深化專業實務指導,為強化專業能量,水沙連學院自2024學年度起延攬福智佛學院副校長曾旭正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擔任榮譽講座教授。兩位重磅人物不僅親自指導學生參與地方創生實務工作,更提供計畫提案的專業諮詢,協助學生將學術理論有效轉化為具體行動。

創新共工共學 國際交流在地實踐

暨大水沙連學院深信,國際交流與在地實踐,可以拓展青年視野。地方創生需要的不只是熱忱,更需要社群能累積出群策群力的專業知能。透過開設實習課程,鼓勵學生深入地方團隊,實際參與行動,藉由真實行動體驗,習得地方創生運作方式,培力青年與地方社群共工共學的能耐。

同時,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學程每年都會規劃日本地方創生參訪與實務見學,藉由師生觀摩海外地方創生團隊的經營模式,從交流與學習中持續提升學生的跨國視野,助力接軌國際為地方創生尋訪更多具體可行的創新行動方案。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