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寶寶10年有成 邱振鈞英雄出少年

邱振鈞27歲,自稱臺科寶寶,今年臺科大機械系博士畢業,曾赴德日等國進行金屬基複合材料與鋁合金相關研究,目前已發表 11 篇期刊論文,其中一篇更入選工程領域全球前2%影響力論文,展現深厚研究實力,他畢業後打算投入產業擔任研發工程師,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值得被投資的人。圖 / 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24日舉行畢業典禮,超過3000名畢業生在親友師長祝福中,迎向人生新篇章。其中,機械系博士畢業生邱振鈞從學士一路攻讀,十年有成,不折不扣的臺科寶寶,備受關注。

邱振鈞攻博期間曾前往德日擔任訪問學者,並與國際團隊合作進行金屬基複合材料與鋁合金的模擬分析研究,目前已發表 11 篇高影響力期刊論文,其中一篇更入選工程領域全球前2%影響力論文,展現深厚研究實力;成為近年臺科大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尖才培育的新代表。

臺科大表示,為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人才培育,截至2024年已有近180位學生赴德日芬捷等22國交換學習;近10年出國訪學博士生超過70人,邱振鈞為其中之一。邱曾赴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進行金屬基複合材料與鋁合金研究,發表7篇國際期刊論文,累積有豐富國際科研與跨國合作經驗。

邱振鈞回憶說,從大學就懷抱出國夢,原本申請到捷克交換,因疫情中斷計劃,所幸在講座教授趙振綱鼓勵下,留在臺科持續完成碩博士訓練,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研討,目前已累計發表11篇國際期刊論文,展現深厚研究實力。

邱振鈞在日本京都大學能源科學研究科進行鋁合金之拉伸壓縮非對稱性研究。圖為邱振鈞(前排左2)與日本研究室指導教授Takayuki Hama(前排左3)及實驗室研究夥伴合影。圖 / 臺科大提供

邱振鈞自稱是名副其實的「臺科寶寶」,從學士一路到博士,這10年間始終掛著臺科學生的身分。他的領域專長在專攻材料變形與破壞分析,透過專長在德國與日本進行鋁合金與TRIP鋼複合材料研究,指著研究成果說,這些技術未來可用在車輛、元件製造、航太材料等產業,都屬於學術界較前瞻的技術範疇。

問到赴德訪學經驗,邱振鈞說,接觸到不同研究方法與跨文化溝通模式,更深刻體會到當地風俗民情。在他看來,德國工藝同時強調效率與專注,德國經驗讓他養成在做研究時可以更投入;訪學期間利用閒暇也走訪西班牙、葡萄牙、丹麥等15個國家,不但拓展視野同時也有利提升今後學術表現。

邱振鈞鼓勵臺科大學弟妹勇敢踏出舒適圈,把握每次海外交流的機會以拓展視野與經歷。「從0到1不用等,人生就是一邊沒準備好,一邊做準備的!」邱振鈞認為,有志於往學術領域發展,應先誠實評估自己的天賦與興趣,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發揮所長,才能走得更長遠。

年僅27歲的邱振鈞,畢業後打算投入產業擔任研發工程師,他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值得被投資的人」,所以踏出校門後將積極整合過往合作經驗與人脈,進一步將國際研究量能帶回臺灣,以利持續精進技術、克服挑戰。

今年臺科大各級畢業生超過三千人。其中,學士1,291人、碩士1,931人、博士166人,邱振鈞名列其中,今年自臺科大機械系畢業。圖 / 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指出,科技快速發展唯有持續學習與實作才能維持競爭力。他強調,臺科大目前正持續推動教學研究與國際化,包括拓展華夏校區、增設全英語課程與發展大語言模型等量能,要為校友打造堅實後盾;期勉畢業生能發揮π型人才精神,善用所學回饋社會,走出精彩人生。

旺矽董事長葛長林也勉勵畢業生,要保持謙卑、自信與行動力,勇於承擔責任,因為價值與態度將成為職涯中最重要的資產;傑出校友聯誼會會長陳鴻儀則指出要持續拓展國際視野,培養人文素養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要注意在追夢過程要保持健康、快樂與善良。

校友總會新任理事長、全科董事長吳堉文宣布捐贈100張全科股票支持臺科大發展,鼓勵勇於追夢敢於改變;未來要用創意挑戰傳統、用技術解決問題、用勇氣開創新可能。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