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領域 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出爐

五大領域 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出爐
第二屆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得獎者合影。圖左起為臺大教授李濬屹、北科大副教授劉宇晨、台達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平、臺科大教授曹譽鐘、 臺大教授楊士進與中央大學教授陳正一。圖 / 翻攝自台達官網

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上週五頒獎,第二屆得主依電力電子、電力系統、電動車、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等領域,分由北科大副教授劉宇晨1、中大教授陳正一2、臺大教授楊士進3、臺大教授李濬屹4以及臺科大教授曹譽鐘5獲得,每名得主獎勵期程3年,每年獎金新台幣100萬元。

台達於2023年首設年輕學者科技講座,今年再次舉辦。持續深耕校園與學術界,專注於重點領域的技術研究,並於國內外大學設立實驗室及聯合研發中心,推動人才共育並支持各類研發專案,以陶鑄兼具理論素養與實務應用的卓越人才。

台達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平、總裁暨營運長張訓海、技術長郭大維及人資長陳啟禎皆親自出席頒獎典禮,鼓勵基礎科學研究與先進科技學術與產業接軌,同時透過年輕學者培養五大關鍵領域的下一代優秀人才,以實現合作多贏。

鄭平表示,這項科技講座為獎勵深耕五大領域的傑出學者而設,首屆脫穎而出的5位獲獎人已與台達多個事業單位展開密切合作,推動研究及實踐。他期許獲獎學者能充分發揮研究能量,探索助力產業的獨特核心技術。

鄭平強調,本屆講座特別邀請台達技術長郭大維主持,大幅擴增遴選委員團隊,以廣泛汲取學界專家的意見,促進跨域間深度交流,同時培育更多優秀學子,推動產業的國際轉型升級。

  1. 劉宇晨專注於高頻電源轉換器與磁性元件創新設計,結合產學合作推動技術應用,帶領學生在IFEC、ECCE等國際競賽屢獲佳績、名列全球前三,展現卓越指導實力與創新實踐,為培養和激勵下一代研發人才做出重要貢獻。
  2. 陳正一深耕數位訊號處理應用於電力品質與微電網領域,有關調控技術整合再生能源、儲能、氫能、電動車等,實現表前與表後能源調度,推動能源聚合商與智慧電網發展,為未來益趨重要的分散式電網韌性解決方案奠定技術基礎。
  3. 楊士進提出創新感測策略,開發前瞻馬達驅動技術,專注在能源效率與動態性能提升,顯著提高整體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對於促進電動車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4. 李濬屹結合神經網路、數位孿生與機器人,建構下一代虛實場域的遷移式學習,使其能在虛擬世界訓練並應用於機器人,降低實地訓練成本,並整合大型語言模型提升對語言和視覺數據的理解,實現高度自主人機互動。
  5. 曹譽鐘專注於智慧決策、智慧製造、生產管理及供應鏈物流,連結AI應用與涵蓋市場、財務、資訊整合的運營管理,深耕智慧賦能理論並參與運營實務,推動多元化實務合作與培育人才,對產業界貢獻卓著。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