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教授63博士生 飛龍計畫傳社科心法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學會2025飛龍計畫,15位教授、63位博士生共聚一堂,活動由理事長夏允中主持,希望未來的學者都能發展出自主的社會科學,將儒釋道智慧現代化。圖為現場雙向討論,對話間迸出許多新火花。圖 /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學會提供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學會「飛龍計畫」,17-19日在台糖柳營尖山埤渡假村執行為期三天,15位鑽研本土社會科學的教授為63位博士生傳授儒釋道社會科學秘笈,志聖工業全額贊助經費。

正本清源 自我殖民亂象

理事長、高師大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夏允中指出,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於2018年由榮譽理事長黃光國與一群有志學者創立, 2023年7月黃光國逝世,在世時他深感華人學術圈有「自我殖民」亂象,必須正本清源。

黃光國指出,每年有許多華人留學生從海外學成歸國,將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及研究典範移植到華人社會,然而建構的卻是由西方文明產生的獨特產品與理論,如此生硬地移植,在精神上不啻陷入自我殖民的困境。

本體論知識論 本土反思

夏允中說,「實踐很偉大,理論很蒼白」,使得本土研究者不時感到有本體論的焦慮和知識論的困惑;同時,西方學術界也因對中華文明缺乏瞭解,必須另外找尋新出路。

華人學術圈大多已經形塑「自我殖民」心態且由來已久,傾向不加思索一味引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做為研究基礎,從事學術代工研究。在對西方科學的精華,也就是科學哲學不求甚解的情況下,產生不少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以為西方的科學哲學只有邏輯實證論。

獨尊方法論 偏邏輯實證

隨著西風漸長與壯盛,造成目前華人社會科學相關研究所的養成教育,過程講究的是各種研究方法和技術的「方法論」,卻很少觸及思考有關本體論和知識論上的議題。這往往使得研究生普遍誤信,所謂「科學研究」就是邏輯實證論中的假設建立與考驗。

夏允中表示,不管有沒有出國留學,取得學位後若有機會擔任教職,再用同樣的方式教授學生,結果自我殖民就形成壟罩在學術界的知識形態,如同鐵布衫、金鐘罩牢不可破、難以破解。

匯通 形構之理存在之理

黃光國認為,科學哲學是西方文明的精華根源,牟宗三說的「形構之理」為其中代表,在與之相呼應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華文化傳統與根源中,應是代表文明的「存在之理」。

所謂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就是要用西方的形構之理來闡明東方的存在之理,把這兩項根源匯通,雙源並用就成為現代化進路中「文化系統」的核心研究取向,可以解決本土化學術研究的最大障礙與後患。

飛龍 儒釋道智慧現代化

黃光國生前認為,有需要為正在就讀本土社會科學的博士生,辦理本土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研習營,藉此希望未來的學者都能發展出自主的社會科學,將儒釋道智慧現代化。

夏允中說,飛龍計畫就是要助力從事理論建構到應用的63位博士生,在從事研究、成為華人學者時能具備更充分的研究主體性,將華人社會科學系統化並與西方學術界全面進行溝通交流,提供人類社會通往身心靈圓滿的康莊大道。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