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研院儀科中心今(20)日舉行50週年感恩歡慶暨研發大樓竣工典禮,來自政府、學界與產業界超過100位來賓齊聚一堂,共同回顧過去50年來的成就,展望未來創新發展,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儀科中心表示,將以竣工的創新基地新大樓啟用為新起點,持續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穩固的基礎,同時以3大技術服務平台支援前瞻學術研究需求,協同各界一起提升臺灣科研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升級研發環境 創造更大效益
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讚揚,國研院儀科中心過去50年的卓越貢獻,強調新建研發大樓是專為更大型、更前瞻儀器設備的研發需求設計,將為研究人員提供1,100餘坪工作環境,逐年並將建置先進實驗室與研發設施。
林法正指出,面對科技研究及產業技術快速發展,研發環境的升級尤為重要,期許儀科中心能為產學研訓各界研發出更前瞻的儀器設備,促進國家科技資源有效應用與永續經營,為社會創造更大效益。
堅持自主研發 成就50年璀璨
儀科中心1974年成立,堅持以自主研發取代由國外供應的關鍵元件模組或儀器系統,致力推動臺灣在儀器科技領域的發展,並為國內外前瞻學術研究單位與產業界提供技術支援與服務。該中心表示,回顧過去50年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技術探索到如今的前瞻研發,期間有挑戰,但都能從困境中吸取養份,更加茁壯。

儀科中心表示,歷來具代表性的研發成果有臺灣首批自主設計研製的600倍科學顯微鏡、冷陰極真空計及熱偶真空計、高真空幫浦與性能檢測系統、衛星酬載大口徑非球面鏡片、航太級多波段帶通濾光鏡、高光譜儀、晶片瑕疵檢測系統。
還有,太陽能板產線智慧即時回饋檢測設備、12吋叢集式ALD設備、12吋二維材料臨場檢測設備、EUV製程關鍵材料組件缺陷分析設備等,這些成果,不但協助臺灣技術與產業升級,接軌國際標竿廠商,更多次獲得國內外認可,獲獎無數。
啟動創新基地 邁向全球領先
展望未來,儀科中心表示將配合政府推動的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以及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規劃以3大技術服務平台支援前瞻學術研究需求,包括前瞻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在地化服務平台,建立12吋多腔體式半導體設備與製程共創研發服務,提供產學研各界前瞻材料尖端研究。

在學術、國防與太空自主光學系統研發基地方面,持續深耕高精度利基型光學元件製造技術,打造具世界競爭力的大口徑非球面光學酬載供應鏈;在先進醫療產品開發服務平台方面,以再生醫療、精準健康產業的臨床需求為導向,助力先進醫療產品對接市場商品化需求。
設備自主化 創新科技護臺灣
為慶祝成立50週年,儀科中心11/12日舉辦一趟「儀科50 hm1尋根之路」活動,別具意義。活動邀請曾在儀科中心任職或退休同仁逾50人,由儀科中心現址出發,經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家同步輻射中心,進入清大校園走到1974年儀科中心起始點-現今的清大旺宏館,接著走進陽明交大校園,經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回到儀科中心。
國研院表示,這個廻圈象徵儀科中心做為學術界、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夥伴,將一本初心,持續強化產學研合作,在邁向下個50年的道路上,持續強化臺灣學術與產業界儀器設備的自主化能量;協同各界推動科技創新、帶動新產業發展,提升國人生活品質,達成「創新科技,守護臺灣」的目標,並能成為全球領先的國家儀器研究中心。
註1:hm即hectometer,意為100公尺。50 hm就等於5公里。
延伸閱讀
- 半導體設備自主化 儀科中心展實績
- 儀科中心架平台 超精密加工接軌國際
- 國研院獎平台研發亮點 蔡克銓奪特優
- 臺歐晶片創新論壇 共探半導體新未來
-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蔡宏營 接掌國研院
- 清大教授黃錫瑜 接掌國研院科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