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路倒黃金4分鐘,馬上找到救命人?北科大工設系師生設計的心電心(Heart Ease)以此出發展開設計,結果在2024年美國繆思設計獎摘金、也獲法國DNA 巴黎設計獎優勝肯定。作品循序漸戒(Purity Breathe)也獲繆思設計獎銀獎;體控醫輔系統(OptiWeight)獲DNA 巴黎設計獎榮譽提名(Honorable Mention),一時北科設計名揚國際,花團錦簇1。
Heart Ease 第一時間引導救命
心臟疾病為國人死因第二名,台灣一年約有2萬人到院前停止心跳。當人不幸路倒時,救護車到現場最快至少需4-5分鐘,期間身旁有沒有救命的人和機器,成為保命關鍵。
北科工設系教授鄭孟淙指導學生林宥萱、徐譯璟、林育丞、洪洧鵬,根據台大醫院醫師吳毅暉開發的市面最小體積的可攜式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計出軟硬整合創新方案Heart Ease,在第一時間找到救人者並引導往被救者地點,提升危急時刻的救援效率。

取得AED或CPR證照的用戶,在App註冊後能即時響應附近緊急狀況的救援者;當有人倒地,目擊者可用手機啟動救援,系統將顯示最近救援者的位置及預計抵達時間、導航至病患所在地。團隊也重新設計AED螢幕和按鈕,提供視覺指引,以協助救援者救援操作,直到救護車抵達現場。
解決救援2痛點 極致發揮AED
本設計解決原本救援反應時間過長、AED實際使用率不到2%的兩大痛點。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識別及動員受過訓練的志願者,顯著縮短等待專業救援所需時間,提高AED使用率和救命效果。
鄭孟淙指出,在設計發展過程中,特別希望團隊能「將AED的利用機會點發揮到極致。」透過提供一個設計發展框架,引導同學應用設計手法呈現最適解答,特別是在使用者介面上,努力讓非專業者也能快速上手;期間AED的造型也不斷優化,以協助使用者在辨識上能更加直覺操作。
未來,本設計不只能擴展到學校、社區及偏遠地區等有急救需求的場所,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廣AED使用與CPR培訓、強化公眾對急救的認識與能力,更能尋求與國際健康組織合作,擴大好設計的影響力。
Purity Breathe 邁向無菸生活
Purity Breathe,同樣透過軟硬整合的解決方案,幫助吸菸者逐步減少尼古丁攝入,邁向無菸生活。團隊合作開發特製的吹口裝置,用戶從菸盒取菸前,得先進行肺部健康檢測,檢測通過後才能取菸。這項設計透過超音波精準監控肺部健康,同時在手機介面上可以「有感看見」吸菸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助力用戶增強戒菸動力。

除結合醫療監測與行為干預功能,系統更提供個性化戒菸計劃,可設定目標、接收提醒,並與其他戒菸者交流支持,共同克服戒菸難題。鄭孟淙說,設計著重「用設計改變行為」,造型安排必須考慮吹嘴與香菸收納功能。未來,可與醫療機構合作推廣戒菸教育;也可與保險公司合作將戒菸計劃納入健康福利,鼓勵更多人擺脫菸害逐步實現無菸生活。
OptiWeight 醫療共享決策系統
OptiWeight這款獲獎設計源於去年紅點年度設計作品醫療共享決策系統(Wise Decision),鄭孟淙今年帶領學生王俐人、龍亭君、林宥萱、徐譯璟、林育丞、洪洧鵬,將作品進化為能克服資訊不對稱、溝通障礙、數據視覺化創新的設計,將複雜的醫療數據透過風險比較圖表、人形圖示等視覺化處理,清楚展示各項減重方案的風險、效果與潛在副作用,同時也能呈現花費與療程資訊,協助患者理性權衡,做出明智選擇。

本設計不僅與醫療專家合作,確保所有資訊符合醫學標準,同時使用多層加密,保護患者的隱私。鄭孟淙表示,OptiWeight可延伸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腸胃手術等情境,作為治療決策輔助工具,團隊正在規劃與各大醫院及健康中心合作,進行用戶研究,進一步優化介面與功能。
1.花團錦簇獲獎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