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怎樣才算圓滿?要成就圓滿的人生,必須迎向哪些挑戰?工研院院士暨中美晶榮譽董事長盧明光日前應邀到北科大,以「挑戰未來─成就你圓滿的人生」發表專題,在爽朗嗓音中娓娓道來職涯屢創佳績的傳奇,故事相當精采。
千金難買少年貧!一開場盧明光就以自己出身寒微破題,來自苗栗務農家庭,求學路上靠著獎學金,一路苦讀到大同工學院電機系。金門服役後,以大同大學電機系助教身分展開職涯,進入大同公司電子零件採購組服務,後因表現卓越進入德州儀器工作,歷任製造部課長、電腦中心主任、企劃部副理等職,從中習得「主動負責、公平競爭、誠信文化」等價值。
1980年,盧明光進入光寶集團,從基層做起。歷經工廠火災、技術轉型、跨國併購等挑戰,總能化危機為轉機。他印象最深的是曾向公司力爭發展導電橡膠鍵盤,在市場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因堅持信念,最終開創新局。其後,領導旭麗電子成功併購美商企業,並在旭興科技總經理任內,以半年時間完成原訂三年要達成的目標,證明臺灣企業家的堅韌與實力。
2007年接掌中美晶,帶領公司跨足多元領域,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公司在13年間營收成長15倍。盧明光認為,「態度對,人生就對了!」他鼓勵年輕人,只要有信念、肯堅持,迎戰困難、掌握機會,人人都能成為未來的英雄人物,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北科大宋恭源獎學金暨光寶集團創辦人宋恭源指出,他與盧明光結識於美商德州儀器至今。兩人同樣身兼長孫、長子,同樣不畏家貧,選擇進入工業學校讀書,不斷努力向上;他相信,臺灣高科技產業中有九成以上創業家都是像這樣白手起家的,靠一路克服千辛萬苦,成就人生;今天臺灣贏得科技島美名,實有賴很多人默默奮鬥造就。
北科大副校長任貽均指出,盧院士一生有太多臨危受命、轉虧為盈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向優秀企業家吸取經驗,正是北科大設計各種課程與活動的初衷;聽完演講,相信有助師生見賢思齊,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長遠的規劃。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張陽郎說,宋恭源、盧明光兩位知名企業領袖,在人生下半場仍持續為台灣下一代的教育奔走;透過成立獎學金、股票捐贈大專校院、育兒津貼等方式,持續回饋社會,令人感佩。相信他們兩位的人生經歷一定能激勵年輕後輩看齊,往後不管面臨任何困難,都能學他們在韌性中提出解決方案。
宋恭源說,克服每個困難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北科大宋恭源獎學金有兩個主要精神,首先,碰到困難時一定要抱持「我能解決」的這種決心;其次,成功的人總在找方法解決困難;失敗者才會在遇到困難時一天到晚找理由,總認為錯在別人,不會反省自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