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業活字典 90高齡御駕親征
紅藍彩藝印刷推動廠辦合一,上(3)月初將辦公室喬遷到桃園楊梅廠作業,原中和廠生產設備目前已整合至楊梅新廠;另為延續提供大台北地區客戶的便捷服務,在中和建八路台灣科技公園17樓設有業務與印前辦事處,藉以完善廠辦合一配套作業。
紅藍彩藝印刷1966年成立,7年前投資設立楊梅廠,總經理陳昭雄為業界尖兵,累積有70年經驗,以90歲高齡御駕親征堅守崗位。做為台灣印刷業活字典,他不諱言當前印刷業整體經營環境日益艱巨,這個曾風光百年的行業目前已淪為艱困行業。
擺脫老包袱 轉型突圍找到新命脈
為因應變局,紅藍全力拼轉型升級,同步追求技術與設備上的精進;變革過程並不吝惜分享同業心得,以保持品質及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透過活化資產、精簡人力與優化管理等措施,已然釐清理出永續經營的新出口。
陳昭雄說,轉型好比創業但更不容易,因為得先擺脫老包袱,還要打破框框,在半世紀的經驗中除舊佈新,難度真比創業高。既然逃不掉就勇敢面對市場挑戰,憑藉著這股信念反而激起紅藍的鬥志,日前在食品包裝與新產業雙重成功突圍,找到接續事業發展的新命脈。
歷經五十多年發展 轉型蜕變重生
紅藍歷經五十多年發展,再次蜕變重生。陳昭雄回首來時路欣慰的說,早期印刷業拜文化事業及民生消費發展所賜,曾有過一段輝煌歲月;但隨科技發展、消費習慣改變與印刷產業更迭,文化類印刷營收持續下滑,至今已占不到1成比重,許多印刷廠不說,其實都在苦撐,有的甚至已經乾脆歇業了。
陳昭雄強調,紅藍轉型有成要特別感謝客戶力挺、銀行團支持,還有兩個兒子與女兒願意成為左右手,全家兩代帶領員工一起努力打拼。回想早年曾接觸過的食品包裝業,因當時文化事業太夯必須有所取捨先放手。如今,重回食品包材印刷挑戰比以前大,「印刷精美是基本,能掌握立體包裝多元發展趨勢才是致勝關鍵」。
準備就緒 下半年營運將反轉直上
紅藍組織架構目前依製程分設印刷與加工兩部,陳昭雄強調,加工部沿用過去在兒童讀本累積的成功經驗,對印後裝訂加工技術得心應手,一切準備就緒。將迎來新客戶與新訂單,下半年營運將反轉直上漸入佳境。

經過廠辦合一規劃後,紅藍的廠區面積變更大,二樓設展示室陳列歷年精美印刷品,包括藝術類書籍、進口車商型錄以及食品印刷等。指著牆上早期印前漿糊版工序以及紅藍不同階段引進的印刷設備的兩幅掛圖,陳昭雄說,這堪稱印刷業與紅藍發展的歷史縮影,彌足珍貴。
廠辦合一 綠電自發自用環保減碳
紅藍楊梅新廠與時俱進,廠房建置屋頂型太陽能,綠電自發自用,打造環保減碳園區,廠外停車區一次可停放20多部大小車輛;廠區週遭全面植栽綠化。廠內並有陳昭雄閒暇種樹、養鳥、養錦鯉的地方,可以忙裡偷閒、怡情養性。也成為廠辦合一始料未及的大特色。
紅藍彩藝印刷表示,搬到楊梅服務範圍更廣。「舊雨新知可電洽(02)2240-1141或親至中和台灣科技公園17樓辦事處洽詢;更歡迎直接到楊梅廠企業總部奉茶聊生意,地址在桃園楊梅區環東路150巷29號,或電(03)475-0323」。
延伸閱讀
- 鄧白氏揪精誠玉山銀 助產業永續轉型
- 亞洲杯王客製紙杯 瑞興數位印刷拉風
- 新漢AIoT新創加速器 助智慧製造落地
- 延續愛與資產 穩健傳承家族治理優先
- 用行動點燃希望 優樂地助攻永續高標
- 臺科慶50 顏家鈺: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 創新解方普惠科技 淨零沙盒提案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