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器銀行 用愛心奏起動人新樂章
實踐大學音樂系執行教部樂器銀行計畫,今年邁入第10年。為展現受贈學童對音樂的熱情與學習成果,上週二下午兩點在實踐大學音樂廳舉辦「拾光樂章」感恩音樂會,不僅回顧10年來樂器銀行辛勤經營歷程,也請來受贈學校學生登臺,分享由愛心串起的感人故事與新樂章。
樂器銀行整理維修各界捐贈二手樂器,送往偏遠學校,讓更多孩子接觸音樂、培養興趣與才華。教育部指出,10年間,樂器銀行共收到5,024件捐贈樂器,媒合3,493件,服務601所學校,統計到今年4 月已舉辦167場音樂講座與夏令營;十週年感恩音樂會由關廟新光國小打擊樂團、關西玉山國小兒童樂隊、臺東寶桑國中行進管樂隊、雲林土庫越港國小弦樂團與澎湖馬公國中絲竹樂團登臺演出。
銅管樂器助寶桑 遠赴馬公排故障
澎湖馬公國中自1970年代便成立國樂社,長年都在地下室團練,師生戲稱為「地下樂團」。然而,更具挑戰的是離島缺乏樂器維修資源,送至本島修復不僅費時費力,途中樂器更可能因運送碰撞受損。樂器銀行主動伸出援手,媒合二胡、大提琴等支援學生所需,還派遣專業維修師遠赴澎湖,到校指導師生進行樂器保養與簡易維修教學。透過實作,學生不僅加深對樂器構造的理解,也學會故障排除,延長樂器使用壽命。

其中,為協助寶桑國中將原民音樂特色推向全國學生音樂賽的舞臺,樂器銀行7年來已捐贈數十把銅管樂器,改善學生需輪流使用樂器的困境,同時在2024年全國學生音樂賽榮獲「特優」,成果斐然。在這次感恩音樂會,寶桑國中學生身著原民傳統服飾,演出蕭育霆創作、全國首發阿美族《祖靈狂想》。作品把深厚的族群文化轉化為動人旋律,帶給現場原民藝術的音樂饗宴。
資源更平權 偏區也能實現音樂夢
樂器銀行成立10年來,深獲大眾支持。2024年募到的樂器數較前年成長76%,展現社會各界對音樂教育資源平權的高度關注與響應。展望未來,樂器銀行將持續強化與企業及社會團體的合作,持續募集並媒合偏遠地區學校迫切需要的樂器,如低音直笛、大型打擊樂器、小、中提琴等,以助學校完善樂團編制、提升教學品質。

家中有閒置樂器?團隊有樂器實際需求?透過教部樂器銀行平臺,捐贈家中閒置樂器或提出需求樂器的目標與數量,不僅偏遠地區孩童能及早實現音樂夢,也能讓音樂教育的種子,在全臺各角落快速生根發芽。例如,在海國樂器贊助下有70把全新電吉他供學生申請。瞭解樂器銀行相關資訊可洽專案辦公室蔣先生,電話:02) 2538-1111 分機 6619。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