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數位發展部、國發會與中研院等11部會聯合主辦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博會)10/12-14日將在台北世貿1館盛大揭幕。
主辦單位表示創博會今年共集結近500家廠商、1100件發明,呈現從半導體、資通訊、未來科技、生技等領域至日常生活用品的前瞻技術,引領多元產業創新趨勢。展示過去一年的創新、專利與發明,鼓勵國人踴躍投入專長領域的研發。
發明競賽區530件參賽作品,再次展現台灣發明能量;也是每年重要的展覽看點。今年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使用近紅外光譜的肉品品質檢測方法,提供客製化品管,未來更可應用到不同食品類別的檢測。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的雙靶向碳酸酐酶第九型複合物與造影劑,可以更有效、精準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為民眾健康貢獻心力。中興大學將展出超疏水奈米表面結構的製備方法與超疏水奈米表面結構,可用在日常防水、抗污、抗垢等應用。
展期內還有來自韓國、泰國、印尼與厄瓜多等國代表,將來台實體參與,爭奪最高榮譽「鉑金獎」,發明競賽,精彩可期。此外,創新領航館、未來科技館與永續發展館是今年創博會另一看展焦點。
創新領航館做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今年展覽以半導體為主軸,除中科院寬能隙元件技術與應用打頭陣,展覽期間瑞昱、群聯、鈺創、力積電、世界先進、旺矽、群創、智慧記憶科技與滿拓科技等9家半導體大廠將聯手出擊,展示6大領域技術應用,讓世界看見台灣另座「護國神山」。
未來科技館聚焦於未來3-10年的前瞻技術,其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展示TAIMTAQ:高效能Transformer邊緣運算加速器晶片,可搭載物件追蹤模型、影像分割模型,甚至語言生成模型,表現更勝麻省理工與首爾大學,堪稱台灣之光。
永續發展館則有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人造衛星用之高效率太陽電池元件」,是國內首次進入實際太空環境驗證的自製太陽電池。除鑽研新能源發展,也含括勞工安全相關作品,多元範疇加深參觀者對永續發展有更多面向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