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多學生涵泳人文關懷與學能養成的機會,長庚科技大學邀請藝術家曹松清至該校嘉義分部,展出「島嶼微光」個人創作展。昨(4)日起在該校通識實驗藝廊,展出31幅油畫、5件轉印瓷盤與1件錄像作品。
長庚科大嘉義分部通識教育學科召集人、助理教授曾裕淇說,曹老師這次展出的作品:〈岩光系列〉、〈藍眼淚系列〉以及〈什光系列〉,都是他對故鄉馬祖的呢喃、呼喚,乃至吶喊,深刻筆觸間流洩懷鄉意識,點滴上心頭。
曾裕淇說,對〈岩光系列〉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可以從中察覺出這是藝術家曹松清持續發展中的主題創作。剛硬岩石揭示馬祖剛毅性格,陽光普照時更見繽紛多彩。因為堅實抵抗海浪衝撞,打磨出險峻盤踞的地景,孕育「海島人」的生命觀。
曹松清說,海島對他來說就是一間地質大教室,海岸地形永遠是引人入勝的題材,縱身其間特能感受其壯美,在陽光元素飽足強烈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就發展出岩光系列。
他建議,要到馬祖的遊客,芹壁、津沙、福正等閩東聚落固然可觀,馬祖多元地景特有的岬灣與海岸,更能體察馬祖自然人文以及不同的風情與視野,更是看點。

這幾年,馬祖的藍眼淚被美國CNN列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也是許多去馬祖「卡蹓」的遊客所渴望看見的。
出生、成長、早期教學都在馬祖的曹松清建議,每年4-6月是福建閩江汛期,豐沛的降水會為閩江口的馬祖列島,帶來藻類生長所需的養分,看到藍眼淚的機會也會大一些。
這是因為矽藻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呈U字形的澳口,為馬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讓矽藻留在岸邊久一些。
曹松清說,想看藍眼淚真得配合天時(忌滿月)、地利(場勘)、人和(導遊帶領)。如果只去一趟馬祖就看得到藍眼淚是非常幸運的事。相較之下,看曹松清的〈藍眼淚系列〉絕不會敗興而歸。
在曹松清筆下,藍眼淚在陽光下的形象以《赤潮》表現;當夜晚來臨海邊起風時,赤潮在風浪湧動下沖激著岩石,就會形成藍眼淚的景致,曹松清就以眼睛、拍照、錄影記錄,然後加上自己的感受呈現系列創作。


曹松清說,馬祖除有機會看到藍眼淚,還有閩東建築、特色廟宇、花崗石岩、戰地坑道、巨石神像、黑嘴端鳳頭燕鷗、大坵梅花鹿、世界唯二的方塊海、東莒燈塔、東引燈塔、紅花石蒜、星空奇景等。
關於這些馬祖島上的生活日常、宗教慶典、飲食文化,都是畫家美好的記憶;也是他畫筆流淌下〈什光系列〉的寫真,對故鄉的一幅幅思念。
曹松清說他每年都會回馬祖兩三趟,最愛在島上「這裡走走,那裡走走」,讓自己的足跡親吻養育他的每一塊土地。他說:「每一種視角,每一個巷弄,每一次回眸,都會驚奇的再發現前所未有的景致,而這些後來都成為我繪畫的養分。」
藝術家曹松清經過歲月洗禮,以故鄉馬祖為主題,用生命記憶調出島嶼色彩,將背景平塗擁抱當代,並以在地的花崗石粉增添繪畫語彙,讓屬於他個人風格的繪畫,吸引觀者、傳譯風情、一起親近他摰愛的馬祖。
島嶼微光─曹松清創作展
展期:2023/10/4-10/30
時間:09:00-17:00 (假日休館)
地點:長庚科大嘉義分部通識實驗藝廊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嘉朴路西段2號E棟5F
電話:(05)362-8800#25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