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電很習慣,但電從哪裡來? 台灣電力企業聯合會(TEPA)秘書長林德福於加雲聯網〈智慧電網與能源管理〉研討會,以「台灣電力市場發展脈動」為題發表專題,一破題,就吸引與會眾人目光。
林德福首先從發電廠、輸電網到用戶的電力傳輸過程,如何逐級降壓供電,圖解梗概;也從電力品質觀點,強調頻率、電壓的均一性,對精密產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藉電力調度以確保電力品質;更從電力供應策略、電網韌性等,評析台電系統電廠與電網分布現況,點出對重大電力工程難以如期完工的隱憂。
要確保電力品質首先要做好電力調度,林德福指出,目前國內電力大概分有基載、中載、間載以及由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其中,再生能源因為發電來源的不穩定性,特別注重如何維持電力頻率的均一與穩定。
林德福說,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綠能佔20%,大家也朝目標努力。但是,2025年如何設定? 原來,核三廠2號機從1985年商轉, 40年後到2025年依規除役,所缺電力要由綠能補上。清大核工科班畢業,林德福一路見證台灣電力的發展與轉型。他說,早年核電最高占比52%,如今隨再生能源發展,即將退場。
面對2050淨零碳排,能源轉型、發展、因應尤為重要。林德福認為,電力政策最重要的是要能確保用電無虞。目前國際間在綠能這方面多半採用歐盟的定義,雖然核能在歐盟屬準綠能,不過國內能源轉型策略: 增氣、減媒、展綠、非核,目標不變。
電力市場的商機,由傳統與新興市場組成,目前看來前者仍是主力投手,後者如電力科技、電力交易平台、儲能等新創產業,伺機備援上場。其中,再生能源不足是調度再生能源面臨到的最直接問題。
林德福說,前年11月成立電力交易平台,目前有48家合格,2025年規劃150MW儲能設備,看見市場漸趨飽和,dReg在前年10月;eReg在今年5月均暫停受理,目的在保護業者以及整個產業的穩定發展。
回顧2016年電業法修正,林德福當時預判綠電時代即將來臨,勢將有更多新創企業投入,遲早會打破台電一家獨大局面;2018年促成TEPA成立,因應能源市場結構性改變,聯合會成立以來對再生能源與輸配電網投以高度關注。
林德福認為電網強靭是台灣能源轉型最大支柱,他肯定加雲聯網近年在智慧電網與能源管理的發展成績,同時,強調向國際大廠取經的重要性,因為借助既有經驗,在成熟技術與設備下,可以快速縮短學習曲線,助力台灣建構強健的電力供應系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