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經濟生態系統 陳博和清大開講

旅居美國北卡的科學家陳博和博士,投入海神計劃減緩颱風、颶風的威力與災害研究。圖 / 陳博和提供

下週三(14)清華大學將舉辦「海神計劃經濟生態系統」研討會,由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洛麗市的Frank Chen研究所(Frank Chen Research Institute)旅美資深科學家陳博和博士主講。

陳博和(Frank Chen)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清華大學化學系校友,移民美國超過50年,是傑出的企業研發總監和發明家。自陶氏化學(Dow Chemical)退休後,有感於在台灣颱風與旅居北卡的颶風,為人類帶來的不便與風險,潛心研究降低兩者對人類財物與生命威脅。去年並在美國發表「調風順雨」理論。

颱風和颶風都是熱帶風暴,其中,「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中部與東北太平洋被叫颶風;西北太平洋發源的稱為颱風」。不管是颱風或颶風,輕者阻礙交通,重者摧毀基礎設施危及生命安全,若能利用調風順雨的技術,使區域人民過著風調雨順的生活是陳博和的理念。

3年前,陳博和投入減緩颱風、颶風的威力與災害研究;去年10月,陳博和在美國發表「颶風和颱風緩解技術」,說明調風順雨技術。他的構想是在颱風或颶風走廊上設置巨大漂浮傘以減緩風災造成的影響。6/14日的研討會將正式發表近期研究成果,介紹如何由養殖藻類與太陽能,生成緩解颱風所需的效益。

如何將這個重大發明結合台灣相關廠商,將構想落地實現是今年研討會重點。陳博和的經營計劃(Business Plan, BP)內容涉及如何使用這項技術以創建年規模超過4萬億美元的生態系統。陳博和說,台灣每年平均受到3-4個颱風侵襲,更多颱風從台灣附近經過,基於報國、回饋鄉里,優先選擇台灣實現共創共好的理想。

海神計劃經濟生態系統究竟可為台灣帶來多少效益?陳博和預估將包括:每年產出超過 1,910 億磅的綠色燃料/油品,以替代進口化石原油;每年有54億磅生物燃料可用於額外10%發電量所需;同時,每年還有超過3.5億公噸的碳權。

陳博和還將說明與本項目相關的行業,可在未來幾年實現顯著的高速增長。這些產業包括:造船、航運、無人機、生物煉油、藻類養殖、海上太陽能養殖、光伏系統、海洋移動太陽能電站、海洋工程、海上巡邏和安全、雲端網絡安全、保險、紡織與人工智能輔助管理。

海神計劃經濟生態系統研討會時間為 6月14日上午9-12點,在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育學院綜合教學大樓B1第6會議室,欲參與本次研討會的領域學者或行業經理人,請洽frankchen@fcriinc.co或19193024052。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