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息何時了? 暫看美總統大選前

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或許是這波升息可能的拐點。我的看法並不是物價屆時可以平穩下來,而是聯準會最終不得不受到那些看不見的政治操弄而妥協。圖 / Unsplash
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或許是這波升息可能的拐點。我的看法並不是物價屆時可以平穩下來,而是聯準會最終不得不受到那些看不見的政治操弄而妥協。圖 / Unsplash

美國上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二月減少1%,降回5%。意味通膨稍有回穩、不再迅猛。根據上月中路透社報導,美財政部長葉倫認為,最近因銀行倒閉,銀行在行為上可能變得更加謹慎,進一步收緊放款。

葉倫的談話並沒有明確指出進一步升息與否,那麼,市場猜想的五月初在升息一碼以後,會不會是終止升息循環的開始,還是一廂情願的看法,結果看來後者的可能性高些。

原因是OPEC已釋出原油將減產的消息。原油減產意味著油價將漲,連帶將刺激物價帶動通膨再升溫,這對市場引頸期盼終止升息的想望,看來並不是項好消息。

再說,物價仍持續受到國際政經環境變化所牽制。俄烏戰爭、美中經貿戰持續,通膨刺激物價,影響經濟也影響民生,看來升息一時間仍很難避免。

美國兩黨面對通膨,都支持物價穩定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咸認聯準會不該被政治手段介入並干預,以確保貨幣價值的穩定性。

共和黨主張通膨是供給問題,應該採取減稅與限制政府支出。通過保持財政紀律和實施經濟自由政策,來促進經濟成長降低通膨。聯準會應該維持貨幣政策來穩定通膨,直言升息已減緩經濟與就業市場的成長。

民主黨看通膨則從需求觀點出發,主張透過擴大社會福利和公共支出來刺激經濟,保持通膨的適度成長。貨幣寬鬆是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聯準會採取利率行動先升後降,以刺激經濟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國際間可接受的溫和通膨水準,大致介於3-5%左右。要有效解決通膨問題,最好是美國兩黨取得基本共識。如前所說,目前主客觀因素看來,幾無導入升息逆循環的條件。不過持續高漲的物價,對兩黨鐵粉選民不是件好事,卻是不爭的事實。

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或許是這波升息可能的拐點。我的看法並不是物價屆時將平穩下來,而是聯準會最終不得不受到那些看不見的政治操弄而妥協。只有選票才能叫醒裝睡的政客;對政客來說,經濟從來只為政治服務。

現任哈佛教授、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 (Larry Summers)就說,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實質性衰退,通膨就沒辦法很快回到聯準會設定的 2% 目標。桑默斯因此認為,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仍會持續升息、緊縮貨幣,他甚至警告,美國一些體質較弱的銀行,可能會再倒閉。

如此,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高利率環境將導致中低家庭收入變少,經濟支出變多。在個人、企業和國家債務增加、貨幣貶值,將面臨消費信心不足,同時促使股匯明顯下跌。如果,所有如果都成真,失業人口可能遽增,全球經濟衰退,勢難避免。

通膨升息何時了? 就看誰最怕承受這些問題的苦果。 顯然,明年選出的新任美國總統將首當其衝。如果閣下是美國總統候選人,會等到當選後或更早前就提出通膨升息的因應政策? 支持我猜想的答案,論據其實就在這個提問中。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1條評論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