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重生:神婆病人醫病啟示

楊友華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威爾斯大學緩和醫學系研究、義守大學生物技術暨化學工程學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任:共信醫藥科技(GONGWIN BIOPHARM)臨床研究處專業協理、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台灣細胞免疫醫學會理事暨創辦人、台灣國際虹膜醫學會(TIIMA)理事。歷任: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講師、香港華夏書院輔助替代暨自然療法醫學研究所教授、義大癌症治療醫院腫瘤科及緩和醫療主治醫師、台北中心綜合醫院臨床腫瘤科暨毒物醫學中心主任、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主任、羅東聖母醫院腫瘤科及安寧病房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創辦人及理事長、署立桃園醫院新生命腫瘤中心腫瘤科主任、創辦人、台灣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核心專長:預防醫學。包括各種癌症根治性放射治療、舒緩性放射治療、動脈灌注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癌症疼痛控制/蕀手疼痛處理、各種癌症之症狀控制、安寧緩和醫學暨輔助替代醫學。 圖 / 楊友華醫師提供
楊友華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威爾斯大學緩和醫學系研究、義守大學生物技術暨化學工程學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任:共信醫藥科技(GONGWIN BIOPHARM)董事、臨床研究處專業協理、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台灣細胞免疫醫學會理事暨創辦人、台灣國際虹膜醫學會(TIIMA)理事。歷任: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講師、香港華夏書院輔助替代暨自然療法醫學研究所教授、義大癌症治療醫院腫瘤科及緩和醫療主治醫師、台北中心綜合醫院臨床腫瘤科暨毒物醫學中心主任、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主任、羅東聖母醫院腫瘤科及安寧病房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創辦人及理事長、署立桃園醫院新生命腫瘤中心腫瘤科主任、創辦人、台灣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核心專長:預防醫學。包括各種癌症根治性放射治療、舒緩性放射治療、動脈灌注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癌症疼痛控制/蕀手疼痛處理、各種癌症之症狀控制、安寧緩和醫學暨輔助替代醫學。 圖 / 楊友華醫師提供

請注意:文末腫瘤照片恐引起不適

病人自行掛號來門診,說外科醫師不願意幫她開刀,叫她過來找楊主任(我)是否能做些什麼。

我看他的精神情況行動都很不錯,外表實在看不出什麼生病的情況。坐定後,她才告訴我左邊乳癌,還沒有等診間的門關上,就把上衣掀起來。左側整個乳房可說充滿了腫瘤,而且,已經冒到外面皮膚來,我們專業的說法叫菇蕈腫瘤(Fungating Tumor)。

我問他發現多久了,她說已經快兩年了,之前還沒那麼嚴重,最近,有時候還會流血。問她為什麼拖這麼久?「因為我不要開刀切除乳房。」就這樣拖到現在,根本上已經不能開刀了。因為腫瘤有出血現象,外科醫生建議她來找放射腫瘤科治療,這樣可以有止血的作用。

我跟病人詳細說明「電療」的程序:「跟照 X-光 或是斷層掃描差不多。病人躺在治療床上,治療師幫你固定好位子就可以了。然後,機器就會開始做治療,過程不會痛、也沒有感覺,不用擔心,也不用開刀。為緩和她的情緒,我還開玩笑跟她說,我們這裡叫『放療科』,意思就是『放心治療科』,明白嗎?」

病人聽完我的說明很開心,我想重點是聽到關鍵字:不用開刀。「待會我們護士會幫你介紹、安排後續治療、定位以及相關的治療程序。治療前後要兩個月喔,每個禮拜都要回診,這樣可以嗎?」

第二天,做好治療定位計劃後,我就開始同步每週兩天的化療藥物口服治療,一般來說化療藥物口服治療,腫瘤科醫師普遍認為其治療效果相對不彰。這次應該也是我當年,首創的同步化放療(Concurrent Chemo Radio Therapy, CCRT )方式,只是將化療藥物改成口服而已。

病人治療非常順利,同步治療後第一週,腫瘤部位就沒再出現出血現象了,病人也沒有因為口服化療藥物而產生任何嘔吐、不舒服的情況。病人兩個月的完整治療也就順利結束了。治療成功的結果就是看到腫瘤明顯萎縮下去。我特別叮嚀病人,一定要回去外科醫生那邊。

「如果有可能,開刀是最好的,您不要再害怕開刀,因為這次是「根治的一刀」,有機會幫你醫好,如果沒機會,我就不會叫你去開刀了!」不過,自此之後,病人就好像失蹤了。兩個月後,我吩咐護士打電話去病人家問問看,病人都在電話中敷衍了事;我也打電話給外科醫生,問某某某這位乳癌病人有沒有回診,外科醫生也說:「沒有啊!」

直到兩年後,病人又出現在我診間,這回我可緊張了,我認為她的乳房應該又爛掉,才會回來。結果她又掀起外衣,給我看原本乳癌的地方。我幾乎被嚇到了!她乳癌的病灶竟然完全消失,更令我驚訝是原來腫瘤病灶的乳房,完全修復回原型、還結有疤痕,就像一般傷口受傷後,完全癒合的情況。我連忙幫她拍下照片,好比對以前「慘不忍睹」的情況。

這回,旁邊跟著一位中年男士,她告訴我那是他兒子,我就好奇問他,您母親是做什麼的?他有點不好意思,然後才跟我說:「是管廟的⋯⋯。」。原來,這位病人是一處廟宇的住持。如果男住持叫「廟公」,那她該叫「神婆」吧?

其實,「神婆」這次回來不單是要我看她的乳房已經好了,而是因為她背痛非常嚴重、胃口也不好,已經好一陣子了。於是我幫她安排全身骨頭掃描、腹部超音波等檢查。一星期後,她回門診,我就告訴她癌症已轉移到全身骨頭、也轉移到肝臟了,我再幫妳治療看看吧。但是,從此她就再也沒有回到醫院來了。

目前,「能開刀」是我們認為癌症病人有機會痊癒的條件,也是西方主流醫學單一達到根除癌腫瘤的方法,但是一定要在很早期處理。所以,早期發現癌症是件好事,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以收到根治效果。不過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病人發現癌症時,其實已經是2-3期以上了,所以大大增加根治的難度,甚至走上無法治癒的不歸路。

對於「神婆病人」奇特的病情表現,我粗略自我分析了一下。她全身上下只有單側病灶乳房(Lesion Breast)有真正接受到同步化放療(C.C.R.T.)效應,而且達到乳房所有癌細胞根除的效果。她身體自我修復能力也很好,所以,最終病灶乳房完全根治。

但後來的骨頭以及肝臟轉移,是因為那些器官組織當初只有得到口服化療藥的單一療效,我認為光靠這樣是不足以完全克服癌腫瘤的。所以我的結論是,同步化放療 CCRT 兩種治療模式加起來,的確是可以產生相乘作用效果的綜效(Synergic Effect)。

過去我們腫瘤科醫生對於同步化放療治療的經驗,只知道會比單一治療好,但是從來沒有充分的實驗證明或支持兩者間的真正效益;從這回神婆病人 (同一病人效應)整個病情發展的過程,我們終於可以直接觀察到「同步放化療 /CCRT」的效果,確實比「單一治療」強而有效。

過去70年,西方主流醫學排山倒海的進行研究、發展、推廣毒殺細胞的化學藥物(Cytotoxic Chemotherapy Drugs) ,但是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過去研發出來的藥物,到最後幾乎都是失敗的、沒有剛出來時所形容的那樣神奇有效。

到目前為止,毒殺細胞化學治療藥物我們看到只對血癌(白血病)或游離性癌細胞(Free-moving Cancer Cells)比較有效,對於實體腫瘤(Solid Tumors),到目前沒有看到任何根治性(Curative Effects )效果。

歷史紀錄,一年就有多達十多種新的化學治療藥物出現,然而,我們從來沒聽過,新的外科切除方法,一年就可發展出來?或是放射性治療的技術,每年都在更新?如果有的話,那我們的病人早就可能死光光了。當然,有新藥的出現就一定有舊藥被淘汰,為什麼淘汰?就是因為效果不彰、副作用又極大。

以上種種情況都足以證明,過去所發展出來的毒殺細胞化學藥物,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可靠、穩定,往往最後也都產生抗藥性,更談不上有根治癌症的效果。但可笑的是,一大群聰明絕頂的醫生們、科學家卻「樂」在其中。最可憐的是病人,要承受所有毒物化學治療的痛苦與副作用,還要賠上更多健康資本。

到目前為止,西方主流醫學的抗癌工具有根治實體癌腫瘤效應的方法,可以確定的,首選是「外科手術」,其次是「放射線治療」。以前,我都會在門診時,衛教我的病人:「如果你的癌症,還沒接受過任何開刀切除或放射線治療,極可能代表你的癌症還沒有得到根治的方法。」(全文完 / 下附腫瘤照片)

乳癌神婆病灶奇蹟般完全消失,原來腫瘤病灶的乳房,完全修復回原型、還結有疤痕,就像一般傷口受傷後,完全癒合的情況。圖左因乳癌冒出菇蕈腫瘤;圖右兩年後癒合情況。 圖 / 楊友華醫師提供
神婆乳癌病灶奇蹟般消失,原來有腫瘤病灶的乳房,完全修復回原型、還結有疤痕,就像一般傷口受傷後,完全癒合的情況。圖左,乳癌冒出菇蕈腫瘤。圖右為兩年後癒合情況。 圖 / 楊友華醫師提供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前一篇文章咖啡廳林立 馬卡蒂繁華顛覆想像
下一篇文章惟物觀:黃步青物我融合再現新美感
特聘顧問-楊友華醫師
楊友華醫師 | Dr. Andrew Young|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威爾斯大學緩和醫學系研究、義守大學生物技術暨化學工程學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任:共信醫藥科技(GONGWIN BIOPHARM)董事、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台灣細胞免疫醫學會理事暨創辦人、台灣國際虹膜醫學會(TIIMA)理事。歷任: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講師、香港華夏書院輔助替代暨自然療法醫學研究所教授、義大癌症治療醫院腫瘤科及緩和醫療主治醫師、台北中心綜合醫院臨床腫瘤科暨毒物醫學中心主任、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主任、羅東聖母醫院腫瘤科及安寧病房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創辦人及理事長、署立桃園醫院新生命腫瘤中心腫瘤科主任、創辦人、台灣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專長:預防醫學。主要包括各種癌症根治性放射治療、舒緩性放射治療、動脈灌注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癌症疼痛控制/蕀手疼痛處理、各種癌症之症狀控制、安寧緩和醫學暨輔助替代醫學。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