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un拼能源3.0 助AI世界永續發展

BIG SUN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實景一隅。圖 / BIG SUN提供

未來綠能 解算力能源瓶頸更關鍵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 (Big Sun)以自主開發的全向追日系統(iPVTracker)與ECSP熔鹽儲熱架構,引起國際綠能與基礎建設資本市場高度關注。董事長羅家慶強調,全球生成式 AI 與高耗能數據中心持續擴張,未來綠能關注的核心不僅是發電成本;解決「算力與能源瓶頸」的能力更關鍵。

羅家慶表示, iPVTracker 技術具備 360 度雙軸追日能力,結合雙面模組與 AI 光軌控制,提升輸出超過 50%,遠優傳統固定式太陽能模組,僅能提升約 20% 的發電量。

此外,Big Sun自主開發的 ECSP(Energy Conservation Storage Platform)儲熱技術,可以將白天的熱能儲存,並於夜間透過蒸汽循環釋放進行二次發電,實現太陽能 24 小時供電的能源架構。

打造能源3.0 國際級能源資產平台

全球AI與高頻運算中心對綠電的需求倍數成長中, Big Sun 不只定位為再生能源供應商,同時,更積極打造能源 3.0 生態平台,致力結合光電、儲能、AI 熱能回收與資本化機制,為國際資料中心與算力基地提供長期、簽約制的綠電購電協議(Green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 Green PPA)。

業內人士指出,不同於美國能源企業 Nextracker 主攻軌道追日系統,Big Sun跨入儲熱技術與 AI 算力能源管理領域,核心價值不再侷限於 EPC 工程,具備邁向國際能源資本市場的潛力。

若能導入合規架構與全球募資策略,Big Sun 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批具國際級能源資產平台雛形的企業。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刻正與多家國際綠能與資本顧問團隊洽談合作,計畫導入ESG、主權基金與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等模式。

打造永續引擎 以支援AI世界發展

羅家慶指出,Big Sun將以台灣為技術總部,市場布局則鎖定美國、中東、東南亞的 AI 電力市場,並同步研議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可行性。羅家慶強調,Big Sun 的使命不只是太陽能,而是要打造可支援 AI 世界發展的永續引擎;擁有參與全球綠色算力競賽的技術基礎,集團下階段的發展,關鍵就在策略聯盟與資本推進。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