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高科技瀑布 TIE展首度亮相

工研院大阪世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展演技術,把在日本大阪世博展演的技術搬回臺灣首度亮相,運用與智慧工廠同等級的軟硬整合技術,打造5.5米高科技瀑布,為全場最吸睛的焦點。圖左起為工研院電子所組長劉建志、技術司長郭肇中。圖 / 工研院提供

科專研發成果 落地提供產業應用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今(16)日開展,從AI運算、智慧製造、淨零永續,展現臺灣科技創新的全方位實力。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科專研發成果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地給產業應用,這次透過TIE這場全國規模最大的科研展示平台,展出65項創新科技涵蓋智慧機械、AI應用專區、次世代通訊、半導體、精準健康、能源等6大領域,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不同解方。

郭肇中如數家珍,例如以AI科技1秒分選衣物,助新創搶攻8萬噸舊衣回收商機,還有以AI運算助攻產業打造國產化晶片,包括AI應用在文化展演、工具機與設備零組件業、細胞治療等方面,展現協助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績。

高科技瀑布夯 引領數位雙生應用

其中,工研院打造高5.5米科技瀑布最吸睛。此次展會首度亮相,成為展場最火打卡點。源自2025大阪世博「生命劇場」的虛實互動展演系統,在日本是透過超過500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同步律動,精準誤差僅20毫秒,呈現臺灣軟硬體整合的極致工藝。

工研院大阪世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展演技術與上銀、穀米等合作,應用與智慧工廠同等級的軟硬整合技術,同時可驅動超過500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呈現精準軟硬體控制與整合成果。

AI算力進化 邊緣運算提升4.2

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研發大型AI模型邊緣運算軟硬整合技術,提升AI邊緣運算效能4.2倍,助國內IC設計業者研發國產化推論晶片。圖 / 工研院提供

面對生成式AI與智慧製造浪潮,目前多數生成式AI模型仰賴雲端運算,不僅有隱私風險,企業導入門檻也提高。技術司補助工研院開發「大型AI模型邊緣運算軟硬整合技術」,以大型AI運算軟體導入晶片,AI模型可直接在本地設備運作,提升AI邊緣運算效能4.2倍,記憶體使用率降低至30~40%,達到高速推論與低延遲,降低成本與資安風險,助國內IC設計業者研發國產化推論晶片。

AI 1秒分選  8萬噸舊衣回收商機

臺灣紡織產業研發能量舉世聞名,衣物回收時人工目視誤差率高,難以區分多元布料。國際大廠多採近紅外光譜成像技術,10秒才可識別1件衣物且建置成本偏高。紡織所成功技轉光學機構專利給沛德永續。

目前,整合近紅外線光譜、仿生光學模組及AI多材質辨識演算法,開發混紡纖維多光譜影像AI識別技術,識別率95%,0.5~1秒即可檢測1件衣物,更可辨識不同材質與比例差異,每小時可處理高達900公斤廢紡織品,協助國際精品品牌衣物分選,為織品找到永續循環商業新模式。

多通道腦刺激 助台朔重工跨醫療 

依衛福部統計,2023年全國憂鬱症患者已逼近155萬人,目前多使用非侵入式、無須藥物治療的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療法,但因覆蓋腦區的面積不夠大,一次只能定位一區,導致一周需3-5次治療時間。

金屬中心多通道經顱磁刺激rTMS系統技術,用於治療憂鬱症,可以同步刺激多個腦部區域,操作簡便、縮短70%治療時間,助台朔重工跨足醫療新領域。圖左起為金屬中心工程師胡博期、技術司長郭肇中、金屬中心執行長。圖 / 工研院提供

金屬中心多通道經顱磁刺激rTMS系統技術,創新探頭設計與可調變脈衝主機系統,可以同步刺激多個腦部區域,操作簡便、縮短70%治療時間,今年技轉台朔重工,後續將與高雄長庚、高雄榮總執行試驗,以造福患者。

生質三合一助劑 進軍國際瑜珈服

環保永續蔚為趨勢,傳統柔軟劑僅有單一功能、來源非永續,若欲同時賦予柔軟、吸濕、反撥彈性機能,製程複雜且劑量控制困難,提高碳排與成本。工研院生質型柔軟吸濕反撥彈配方技術,以衣康酸(Itaconic Acid)開發柔軟、吸濕與反撥彈三合一生質機能助劑,減少反覆測試與成本。

碳排較傳統材料低40%,年減碳3.2萬噸,吸濕速度較市售快2.5倍,摩擦係數、柔軟度與懸垂指標更優於競品,技術已與儒鴻、佳和合作,進軍國際瑜珈服飾品牌。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