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域驅動 合推傳產智慧製造轉型
為強化亞太地區5G智慧製造合作,在技術司與APEC科學技術創新政策夥伴關係小組(PPSTI)支持下,工研院昨今(10/15-16)兩日邀集美、日、韓、星、菲、泰、印尼、智利、祕魯與臺灣,10個APEC經濟體的產官學研專家齊聚臺北,共探亞太5G智慧製造並實地觀摩科技助攻傳產加速數位轉型案例。
這次國際研討會在掌握未來全球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機會,透過來自產業、學術及研究界的專家分享,運用 5G 智慧製造技術強化供應鏈韌性實務經驗,聚焦於設備連接、智慧感測與遠端操作等創新應用;同時,提供協助製造業者克服營運挑戰、提升彈性與效率解方,促進跨域合推 5G 技術驅動智慧製造轉型。
韌性永續 三議題共探亞太供應鏈
活動聚焦製造領域的5G創新應用與政策推動,以5G智慧製造驅動產業新動態、以智慧製造打造可持續且具韌性的供應鏈、透過數位化轉型推動智慧製造創新等3大議題,展開經驗交流,促進跨國合作,打造韌性永續的亞太供應鏈。
工研院副總暨資通所長丁邦安表示,5G 低延遲、高可靠特性已經成為製造業數位轉型利基。工研院持續深化 5G 專網技術並已攜手企業推動多元應用。例如與和碩合作開發 5G O-RAN 節能專網,聚焦能源管理以及抑制信號干擾的解決方案。
同時,也與中華電信、泰雅科技、新創海云智慧合作,在茂森木業導入 5G 專網,結合 AIoT 與深度學習檢測技術,快速檢測木皮瑕疵,輔助品檢人員進行補皮,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突破傳產限制、提升品質控管,展現智慧製造典範。
跨域合作 5G驅動智慧製造不可逆
技術司科技諮詢委員李貫銘指出,根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VMR) 市場研究公司預估,2033 年全球智慧製造規模將達 1,5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27%。5G 驅動智慧製造已是全球不可逆趨勢,臺灣具資通訊與製造產業優勢,被視為 5G 智慧工廠的理想驗證場域與重要合作夥伴。
技術司將透過科專計畫投入資源,推動5G智慧製造相關技術研發與應用,例如補助和碩開發5G O-RAN節能專網,聚焦能源管理、抑制信號干擾解方,並於海外越南與印尼打造5G 智慧工廠,推動 5G AIoT 結合資通訊與傳統製造業跨域合作。
科技創新 實現綠色製造產業永續
工研院表示,本次5G智慧製造國際合作,呼應永續環境主軸,透過高效通訊與AIoT應用,推動能源管理與製造節能,展現臺灣以科技創新實現綠色製造與產業永續的具體行動。今後將持續深化國際合作與技術研發,協助臺灣產業在全球淨零轉型浪潮中展現跨國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