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週論壇 4大主題創新技術展
工研院今(18)日於臺南沙崙綠能科技園區舉辦工研院創新週系列活動SOUTH NEXT:大南方產業轉型國際論壇,聚焦產業轉型應用。亞馬遜(AWS)、日立(Hitachi)、大南方新矽谷推動辦公室與工研院專家,提出產業洞見並同步展出淨零創新、循環材料、數位轉型與新興產業4大主題超過30項創新技術。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南市副秘書長殷世熙、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參觀與產業亮點,包括支援丹娜絲災後斷電區民眾用電的E-Cube,在沙崙驗證、發電用綠氨轉氫平台;固態胺碳捕捉技術、製造業廢玻璃、金屬廢水循環的金屬離子捕捉材(NaPoGlass)、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與由AI控制策略與數位雙生優化煉鋼製程的轉爐出鋼製程數位雙生系統。
驅動產業升級 國際競爭力新典範
吳誠文表示,行政院在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下,持續推動科研能量南向布局,串聯沙崙智慧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高雄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等重點場域,打造跨域合作的創新聚落。今後,將透過前瞻研發投資、人才培育與國際鏈結,加速新興產業與在地產業的融合,促進創新應用系統及服務落地,使南臺灣成為引領產業升級與國家競爭力的驅動引擎。

劉文雄指出,南臺灣產業這30年來積極蛻變,面對全球能源轉型、供應鏈重組與數位化浪潮挑戰,許多廠商也加快多元布局與高值化轉型;與此同時,淨零與數位轉型成為全球共識,AI、再生能源、循環材料及無人載具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工研院攜手國際大廠與在地夥伴,以全球視野與技術交流協助南臺灣產業鏈強化韌性,打造國際競爭力新典範。
數位轉型智慧製造 AI創新南臺灣
殷世熙表示,南市經發局致力推動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助產業升級,派遣專家顧問團深入工廠產線進行數位化程度健檢,並導入如AI、物聯網等智慧化解決方案,協助廠商邁向智慧工廠,也厚植了整個大臺南地區的產業實力。

論壇上午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以2026 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為題開場,解析國際趨勢下南臺灣的競爭優勢與發展路徑。AWS全球公共部門事業部亞太暨日本區負責人Jaspal Johl、亞太暨日本區政府科技領域負責人符忠誠以用AI推動創新為題,分享AI如何驅動產業創新。日立製作所助理工程師福岡誠之以日立對未來材料開發願景為題,揭示材料研發的未來願景;大南方新矽谷推動辦公室主任謝明得則在策動南方專題中,探討政策如何引領產業創新與區域共榮。
永續創新 加速南臺灣高值化發展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協理李宗銘下午以啟動產業轉型的永續創新之鑰為題開場,接續並由工研院專家分享循環材料、能源與碳管理、農工數位化的產業應用案例,藉由關鍵技術與創新應用的成果,號召更多產業啟動升級轉型,邁向永續創新。
工研院表示,創新週SOUTH NEXT論壇聚焦南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與國際接軌,呼應推動低碳永續與跨域創新的精神。論壇匯集國內外產官學研,從AI百工百業、材料、能源、農工到智慧製造等多元面向,分享最新研發成果與應用案例,探索產業轉型的關鍵路徑與合作模式,加速南臺灣邁向高值化與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