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揚推安全儲能 主被動防護雙管齊下

創揚科技董事長暨台灣綠能協會(TGEA)理事長李泰安。圖 / 創揚提供

全國產化系統 高度注重電池安全

去年,位於桃園廣興的有創綠能2.5MW表前儲能系統併網,創揚科技為其系統整合商,採用有量科技國產化電池與智電能管系統,三方協力合作,以全國產化系統、優異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證明台灣廠商的強大實力。

創揚董事長李泰安表示,身為儲能系統整合商,創揚高度注重電池的安全性保障,目前正積極開發三種前沿技術,將有效避免電池熱失控造成的系統損失。他透露,這些全球首見的技術,預定在今年9月底正式公開發表。

熱失控預防 浸沒式設計優於傳統

創揚以建築滅火的概念為師,研發團隊為每個電池包都植入一個微型滅火劑,一旦發生電芯熱異常時將立即啟動,具備撲滅明火的功效;也與知名材料廠合作在電池箱金屬或塑膠內層塗佈特殊陶瓷層,在電池包內壁形成追火阻隔層,發生熱失控會自動生成類海綿隔絕層,讓外殼具備2,000度高溫不燒穿的耐燃耐熱防護,避免因破口失控延燒。

創揚科技新一代浸沒式設計在熱失控預防上遠優於傳統儲能方式。圖左起為測試前後比較。圖 / 創揚提供

浸沒式阻燃散熱設計技術,是創揚的新利器,目前已取得台美日三國專利,儘管成本較高但可保快速散熱不燃燒。李泰安說,國內外工程液各具特點,在產品開發前已先針對各家產品進行物理與化學測試驗證;產品目標市場初期鎖定建築物內的AI資料中心儲能系統,成本降低後再全面導入市場。

啟動主動防護 推第一顆電池晶片

創揚表示,除上述被動防護機制,12月也將與某大IC設計公司共同發表國內第一顆電池晶片(Battery ID1),全新電子主動式鋰電池安全裝置,不但可完整記錄電芯履歷,更可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實時得知電芯的健康度與使用情況。

這顆為鋰電池全生命週期開發的IC,由創揚提供產品需求與架構,竹科IC設計公司設計並在台積電投片。隨著國內外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發展,年銷售量上看數百萬顆,將由具備通路商背景的企業股東進行全球整合銷售。

李泰安表示,目前儲能用的單體電池主流規格為鋰鐵3.2V/280Ah或314Ah,單顆成本超過萬元,安裝Battery ID所增加的成本有限,卻可達到保證電池安全、提前預警、記錄使用過程並能評價二手電池價值;多項痛點,一次解決。

發展商用表後儲能 拼智慧微電網

創揚除積極發展工廠商用表後儲能,也看好以儲能做為資料中心的電力微電網潛力。目前大陸阿里雲、特斯拉的xAI已開啟以儲能搭配資料中心運行的先例;唯市場現仍採用18650/ 21700電池生產備援電力模組(Backup Battery Unit, BBU)做為電力備援。

符合AI機房與半導體產業的表後儲能方案。圖 / 創揚提供

BBU早期是伺服器的電力組合,由於放電時間最多15分鐘,用在資料中心恐有備援能力不足的疑慮,加上充電時間長、電池老化等缺點不易克服。為解決BBU這些使用侷限性,創揚發展智慧微電網並結合綠能發電、儲能系統與智能管理系統做為下一代解決方案,同時也能解決電網中物理慣量不足的問題。

資料中心備援電力 倡議儲能優先

李泰安表示,創揚刻正推動以儲能做為資料中心備援電力,主因其能源管理系統(EMS)具備AI智能可以預測、調節與最佳化整體用電負載功能,故同時也可參與台電需量市場與表前即時備轉,一舉數得;今後將協同有量科技與智電系統,以綠色智慧微電網切入市場。

--

1電池ID是用在識別和管理電池組的一組數據或標識符號,有助系統識別電池類型、容量、製造商等資訊,也可用在安全認證、狀態監測、充電控制等;它可以是物理標簽、電子芯片,甚至是軟體的演算法,用以存儲和讀取電池的各種信息。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