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不同視角建構生命中的座標

秀實,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
秀實,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學院寫作班導師、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審批員、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班導師。曾獲「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香港大學中文系新詩教學獎」等獎項。 著有詩集《步出夏門行》、《婕詩派》、《臺北翅膀》等。評論集《劉半農詩歌研究》《散文詩的蛹與蝶》、《止微室談詩(1-5)》等,另有散文集、小說集等著作。2020年獲頒羅馬尼亞東西國際學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rient-Occident, Romania)院士頭銜。

00. 我在書寫

我的詩觀有三大板塊:婕詩派、第三者與抵抗詩學。其中「抵抗詩學」強調「個體」本質的孤單。而主張認清自身當下被安排的座標,從而尋找出最適宜自身的座標。社會學家認為,當下都市的貧窮戶都是在金權者建制下被安排的。你不是你,你只是在複雜紛紜的人際關係中,被定義的「你」。詩人應從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包括倫理關係、階級關係、世代關係等,確立自己的座標。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樣才足以確立自己生命的意義來。書寫,其本質即是一種尋回生命自主權的行為。

01.

我意識到,一直以來我從未曾進入核心去。原因很簡單,在那些浪蕩的歲月裏,我處 於游移狀態,對窗外的晴與雨一概不以為然。我會說,雨天屋前茅湖仔山有別樣風光;晴天臨河,遠處那座木橋上有披著彩衣的女子穿過。只是記憶中從未見過 K出現,那管簷下是雨滴或是風聲,或是去年的燕子又歸來。
時間已變改其本質,不似從前的凝固,因為依存的空間面目有異。我常茫然若失,而 物化與欲望却愈見豐厚。我算計不出未來。那怕已臨深宵,一紙之外是迫面而來的天明。
疲累不堪的這種外圍狀態中,夢與現實如氣化般等待著暮冬。我相信, K 和我都會有 悔,當那冰塊融化。

02.

所有的無非猜測,沉默與語言都不能讓真相浮出來。色彩已愈見庸俗,人聲也愈是嘈  雜。節日或非節日,穿過那個童話般的商市時,K已離開。我看到玻璃櫃內的蛋糕,味 道相同,色彩拼砌出不同的模樣。空洞的美也是世相,它具有意料之中的香與味。以致我們習慣於慵懶。
時間總出現它的崎嶇難行。
我把自已圍困在所有事物之內。那形形色色不同的板塊,難以尋找到其相契合的形狀,以致總是散落在四周。我常說,碎片,即便當下這種狀態。身外的人與事物都在加速零落中。K已離開。

03. 居中

我又到了夢中的中央車站。這裏可以用一張車票換取置身於另一個空間。空間的變換讓枯寂的生命有了遷徙的軌跡。而遷徙中常會發現意外的水源或密林。那隱伏著不可 逆料的短暫的愛或我所未知的,悠長的恨。我在一個微小的中央之中,外間是一種虛擬的巨流,惟K仍舊沉靜。我記得他的一句話來,只想好好地圍坐於木桌子,領略爐火的溫熱。
我創立了一個教派,有追隨的信眾。居於中央,背後的秋陽正黯落。彷彿所有風中的 喧鬧此刻都回歸寂然。

04.

一場霧自心裏擴散。所有可見之物都消失了,我以回憶來築構 K的一切。
回憶比所有更為具體,形狀不變,色澤無減。我一直停留在一個小說中的某個情節裏,等待霧散,然後接著書寫下去:走出回憶, K的輪廓逐漸在消散的霧中出現。

秀實AI製圖。圖 / 秀實提供

回憶很強大,讓我搭建了一座虛擬的房子。群山之中,在花落如雨中侘寂地存在。
有時我離開這個房子,穿越城市三月的霧,以墮落的方式尋找霧色外的霓虹。我喜歡城市中烏鴉般的墮落,他們雜食、聒噪,有優美的弧線,在滿布霓虹的城市裏堅持以灰黑色飛翔於霧中。
K和我都在一場霧裏,或者一直在霧裏。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