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ine Robotics 650萬美元融資 達標

Ozmo 經過精心設計,可以適應不同建築物上維護用的單元基礎設施,電源與水源可由建築物本身正常供應。
Ozmo 經過精心設計,可以適應不同建築物上維護用的單元基礎設施,電源與水源可由建築物本身正常供應。
Ozmo 能看見、觸碰和思考,讓窗戶清洗機器人在外牆工作更容易、更有效率、更安全,優異的績效讓許多投資人心服口服。 圖 / KUKA 提供

過去 100 多年來,人們以人工方式清洗摩天大樓的外牆。如今,Skyline Robotics 實現了許多其他公司嘗試過,卻未能完美實現的目標。這家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的機器人技術公司,成功以自動化技術為摩天大樓外牆洗窗業寫下新紀錄,他們讓機器人把每扇摩天大樓的窗戶都擦好擦滿。

為讓機器手臂自動清洗外牆,該公司開發出一套名為 Ozmo的系統。就靠這套系統,此前得到紐約一輪高達 650 萬美元的融資。這套系統使過去要3 到 4 個月,才能完工的摩天大樓外牆清洗任務,現在用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可完成,更重要的是可以確保這項清潔作業的工作安全。

以往人工玻璃外牆的清洗作業,通常要 3 到 4 名員工。其中,2 個負責在作業平臺上,沿著外牆清洗玻璃;1 個在樓頂。必要時,地面還要有第 4 名員工搭配。如果採用 Ozmo 搭配機械手臂清洗外牆,只要 1 個人在樓頂,控制作業平台、電源、水源供給和起重機,清洗玻璃外牆的工作,統統交由機器人執行。

Ozmo 經過精心設計,可以適應不同建築物上維護用的單元基礎設施,電源與水源可由建築物本身正常供應。它的作業平臺是一塊備有多個不同感應器與電腦的工作臺,機器手臂與其雷射雷達(Lidar)視覺系統就安裝在這個工作臺上。所謂雷射雷達視覺系統,是一種採用雷達原理測距但光成像來自雷射脈衝的視覺系統,其中,雷射光用的是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的 1 級雷射。像這樣,當工作臺被妥善固定在外牆清洗的作業平臺後,系統便隨時可以待命上工。

該公司總經理暨營運長Ross Blum說,過去五年致力開發 Ozmo 清洗大樓外牆專案,克服各種技術障礙,整合所有重要元件和特性。其中,包括 KUKA AGILUS 工業機器人與程式設計,我們使機器人手臂在清洗窗戶時,能夠模仿人類的動作。

KR AGILUS 機器人的作用範圍達 1.10 公尺,即使要清洗複雜立面的外牆也難不倒它。 圖 / KUKA提供

怎麼模仿呢? Blum 用人類感官解釋這套系統的運作原理和特性。他說,首先機器人手臂會與雷射雷達視覺系統進行通訊,讓機器手臂能「看見」,接著我們在清洗刷的末端,安裝力扭矩感應器,讓機器人有「觸覺」。當然,系統軟體是Ozmo 的「大腦」,負責收集與分析來自各個視覺系統和感應器所回報的資料,再以每秒約 200 次的頻率,持續不斷的進行軌跡修正與最新路徑規劃,讓整套系統依清潔工序與需要,沿著摩天大樓的玻璃外牆順勢下降,按部就班完成高空洗窗任務。

Blum進一步描述這套解決方案的核心。選用防水防塵等級達到 IP67的KUKA AGILUS 防水型機器手臂,搭配自行研發的專屬演算法,即時計算並回報施力監測數據與其他相關變量,使Ozmo可以控制機器人在清潔建築外牆玻璃時知道該用多大力氣,在人工智慧軟體輔助下實現摩天大樓自動化清洗玻璃外牆的目標與任務。

Blum 強調,他們公司的目標是將機器人從目前受控的環境中帶出來,然後用機器人技術拿下該環境領域的市場主導地位。這次獲得資本市場注資,完成高額融資,印證他們的目標通過市場驗證。  這輪融資由控股公司Skyline Standard Holdings主導, Kärcher New Venture GmbH、Gefen Capital與其他機構參與。

Kärcher New Ventures GmbH 創投負責人 Patrick Nennewitz 以期許口吻說,他們公司很樂意繼續支持 Skyline Robotics 完成使命,為全世界自動化高空洗窗業,打造出一個更高效、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在他看來,Skyline Robotics 利用機器人改造產業卻仍可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這項能力、這個經營模式,值得其他機器人技術公司仿傚。現今高樓櫛比林立,建築物越來越高,勞動力卻不斷在縮減,他認為Skyline Robotics的成立,為市場帶來了及時雨!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