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電商產業看好 動能持續強勁
根據Statista預測,明(2025)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將突破7.4兆美元且將持續成長。在便利性與運輸科技高速發展下,民眾消費習慣已從實體通路移向線上平台,電商平台彈指間就能完成選物、下單、支付、配送,近年來已成為消費者重要購物管道,其中跨境電商更在新冠疫情催化下,憑藉線上交易、零接觸交貨優勢成為顯學並賦予電商產業成長的新動能。
這幾年,全球電商產業也導入AI、零售媒體聯播網,如RMN(Retail Media Network)、XR 技術、D2B2C 模式、社群電商模式、虛實融合模式等新的數位科技或新的營運模式與應用,同時發展出各式新型態電商,不但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網路購物體驗,也促使電商產業持續成長。
亞洲通路創未來 跨域名家提觀點
臺灣電商零售產業面對諸多新市場與新商機,要將臺灣好物賣向全球,背後除需有強大專業知識當後盾,也必須直面來自跨境電商在品牌經營、產品銷售上的新挑戰。陽明山未來學社昨(19)日在年會上,就以亞洲通路創未來為題,交流探討全球第一手O2O重要發展趨勢。

理事長葉匡時直指,誰掌握通路誰就是王。現在世界地緣政治焦點,重心就在亞洲;台灣不僅在亞洲佔有獨特地位,在地緣政治與軟體生態圈上,也扮演要角。年會以亞洲通路創未來為題,就是期待接收來自跨域名家觀點,提供刺激與啟發。
因應通路困境 備好大型談判團隊
立院副院長江啟臣認為,川普2.0將回到孤立主義,因為川普骨子裡是反全球化的,所以他想掌控關稅。關稅是一項武器,交易是一個目的,所以對話一定會繼續。當我們期待靠網路打破通路障礙時,國家與主權的角色仍將存在。

江啟臣說,不管科技再怎麼進步,未來的時代,國家間的通路壁壘會否加劇,恐怕事在人為。他指出,全球台商都將同樣面臨通路困境,台灣必須準備好大型談判團隊,以因應來自人為的障礙與挑戰。
FinTech不會不見 關注賽道經營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玉玲就點出,2030年以前亞洲會是全世界最大的FinTech市場,但國發會五大產業裡面並沒有這塊,難道我們不打算在Fintech這個賽道上有所表現?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在去年跟14個國家一起成立亞洲金融科技聯盟,目的就是要協助各國業者可以更容易透過這個平台去接觸其他市場。

蔡玉玲強調,想要跨境到台灣以外地方,亞洲金融科技聯盟可以是很好的平台。FinTech是不會不見的賽道,只要有人、有交易就需要金流,她相信科技會促使金融服務演化,台灣應更關注並致力這條賽道的經營,期待在2030年可以看到進一步成果。
未來商模主賽道 B2ai2ai2C或B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董事長合夥人林之晨指出,未來所有商業模式全都會變成B2ai2ai2C或是B2ai2ai2B,也就是所有未來消費者都會有他們的Agent,這代表現在這兩大賽道正在發生。
第一條賽道,大家都搶著做消費者端的Agent,目標不只是做知識引擎,而是消費者的貼身秘書,從而影響其消費決策以從中獲利;第二條賽道則架在商業端,一旦在AI軍備競爭中落後別人,當未來商業模式重組成為B2ai2ai2C時,恐怕無生意可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企業採用AI時,不只為提升生產力更是為即將發生的AI通路時代做好準備。
新科技生態將至 產業AI化起而行
經濟學家朱嘉明認為,從2025-2050年,未來這25年將由新的科技型態主導,據此並將形成具強大吸納力的新科技生態,同時也將重新定義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空間,決定未來不同領域和板塊的轉型方向,進而幫助人類建構並適應不確定時代的制度,其中,科技規律和規則將成為主要的規律和規則。

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說AI浪潮襲來,比較嚴肅的問題是,未來如果不會用AI恐怕會比較辛苦,因為AI能讓我們的資源運用更精準,尤其經由大數據整合運算,更能準確知道客戶需要什麼。台灣在產業AI化方面應持續努力,資策會做為國家智庫自然責無旁貸,目前正在語言模型與算力上做相關準備與研究,適時協助百工百業導入A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