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日前回母校臺北科技大學以「自我超越之道─逆境的轉念」為題,分享成功人士具備的思維特質,與座中超過400位師生共勉。
北科大副校長楊重光在講者出場介紹時說,諾貝爾獎2014年頒給LED發明者,但近半世紀前宋恭源就瞄準LED產品並成立光寶科技,如今的光寶已是一家涵蓋光電、資訊與消費電子、雲端與物聯網的國際企業集團,市值超過2000多億,始終走在科技前沿,展現遠見與卓越領導力。
自我突破 明天不能停留在今天
宋恭源引用英國著名小說《雙城記》中的名句,為這場專題開門見山的定調。他指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部小說的背景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整個過程不免造成社會動盪,卻也成為自由平等思潮席捲全球的開端。

宋恭源提醒,要有心理準備成為人類史上「活得最久的一群人」。然而,昨天學到的東西,今天可能完全無用武之地。今天不能停留在昨天,明天不能停留在今天,人類每項進步都代表自我突破的結果,也標誌著跨越一項項逆境;立起一座座新的里程碑。
思想決定命運 逆境是成長糧食
宋恭源以「太極」說明禍福相倚的道理。即便在最黑暗的地方仍有小白點,再辛苦的逆境,若能靜下心來好好體悟,經常能發現其中契機,成就自我成長;再好的順境,如果自大自滿,稍不留神好牌也會打壞。他提醒,這就是有些公司雖曾做到全球第一,產業技術的先行者,但因缺乏勇氣與時俱進,最終走向衰退命運。
「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思想決定;每一個逆境,都是累積未來成長的糧食。」宋恭源認為,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用自身證明了,環境上帶來的侷限,並不能限制一個有格局的人,因為成功的關鍵全在實現自身視野,努力不懈是不二法門。
生命轉折 創業是條很陌生的路
成果固然值得歡欣,失敗了也不需要因此懷憂喪志。宋恭源強調,有些『失敗』,比成功更珍貴。他說自己本來在美商德州儀器台灣分公司LED封裝部門擔任工程師,領著當時令人稱羨的高薪,但因德儀退出LED產業時被迫裁員;在此背景下,卻讓他從失業走向創業,日後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電子公司的創辦人。
回首來時路,宋恭源感性的說,「創業是一條很陌生的路,在我生命最困難的時間點,造就我生命轉折向上,從此一路往前衝。」當初他就發現台灣人能力好,國外企業在薪資與就業環境好可做為學習楷模,便立志要創立全球性企業,有一天也要在國外設立公司,聘請全球員工建立國際團隊。
AI時代 比前人辛苦比前人精彩
宋恭源以自身奮鬥歷程勉勵學弟妹,天下事只要有心、努力不懈,一定都能克服。尤其,迎向AI時代,科技日新月異,宋恭源提醒:「你們的時代是全新的時代,會比以前的人更辛苦,也會比以前的人更精彩。」

雖然家境清寒,在台灣土生土長,但環境侷限不了宋恭源的視野與企圖,現在他不僅成功創業,也如願讓集團子公司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宋恭源有心、有堅強意志力,遇再大困難不妥協一定設法超越,終於成就光寶集團今日事功。
把困難當養分 正向身教傳後進
宋恭源的恩師、北科大電子系榮譽教授王瑞材親至現場為弟子打氣。他說,「在北科大教學服務60多年,看過許許多多學生,光寶宋董事長今天能有如此成就,個人的思維至為關鍵,成功並非偶然。很高興他能回到母校以正向身教激勵後進,以愛惜後輩的初心回饋母校,也回饋社會」。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張陽郎指出,光寶是全球最大光耦合器供應商,多項產品創下世界第一,宋恭源不僅是工研院院士,也是北科大創校以來首位名譽博士,期許北科大學生效法「宋學長」,把困難當養分,在未來各領域攀高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