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在臺灣第一隻機器狗Oliver搭配動畫,帶領、導遊進行的科學小旅行活動中,國科會Kiss Science拉開第6屆序幕。這項為鼓勵學童與青少年透過不同視角理解科學的文教活動,今年別開生面再次集結產官學研各部會各界能量,活動分布涵括全臺18縣市,將陸續開放全臺124個科研場域,規模歷年最大。
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致詞時指出,有別以往今年9/21-22日將開放科技大樓1-2樓,首次舉辦Kids’ Science—小小科學家來敲門活動;10/5日起,連續5個周休假期,開放全臺124個科研場域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應用勾勒未來世界樣貌,呈現科研特色。
國科會表示,每年Kiss Science都能推陳出新,今年也有4大特色。首先,小小科學家來敲門活動(Kids’ Science)首度登場。為強化科普分齡分眾推廣原則,今年首度針對國小學生打造為期兩天的科學遊樂園,透過科學市集、影城與大驚奇等寓教於樂的活動,從闖關遊戲中帶領學童認識生活科學。
其次,今年共開放124個場域,除中研院、政府部會及其主管法人轄下的研究中心、大學實驗室、3個科學園區、4艘海研船、1艘漁業試驗船以及3個新創基地外,另有16家企業共襄盛舉。國科會希望透過定時導覽、動手實驗、科普演講、影片賞析、科學營隊等超過300場科普活動,讓青年學子享受科學探索新樂趣。
今年新增加的45個場域,大幅提升活動的豐富性則是第三大特色。國科會透露,今年故宮博物院將首度加入活動,推出文物科學鑑識營;朝陽科大將開放斥資7億成立的航空學院一條龍的航空教育情境與環境;北醫大、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也都將推出醫學體驗課程或營隊。

此外,有鑑於AI當道且臺灣擁半導體及電腦產業優勢,AI發展可望位居世界要角,今年活動特別邀請25個AI科技相關場域共襄盛舉,如清大智慧牛棚,透過智慧發球機、球棒、打擊軌跡智慧分析系統,增進運動員在球場表現;工研院獲2023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的「我視AI魚缸」,虛實整合智慧育樂設施為國際首創。
最後一項特色,國科會指出在加強互動並提供活動誘因,活動期間將舉辦高中職學生創意徵件競賽,鼓勵參賽者以年輕視角詮釋科研場域特色與內涵以激發創意火花;競賽過程並將導入業師輔導機制,藉此為Kiss Science注入新活力並發掘、培育科學轉譯人才。
國科會表示,Kiss Science活動即起開放報名,更多詳細資訊可至活動官網查詢。此外,今年科普環島列車即將在10/21日登場,以6天時間環島1周,歡迎國小學童盡情探索車廂與站點間設置的科普活動。
延伸閱讀
- 106場域大驚奇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
- Kiss Science到臺科 永續電池做起來
- 知識傳播向下扎根 科普環島列車熱身
- 這樣教我就懂 科學探究競賽排名出爐
- 動物中心 x 國資圖 隔離泡泡魔術登場
- 半導體要續強 侯拓宏:深化研發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