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創新50 續領產業佈局2035商機

行政院長陳建仁(圖中)出席工研院50周年慶國際論壇,致詞時指出創新是經濟的核心價值,工研院已展開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創新科技儲備產業未來競爭力。
行政院長陳建仁(圖中)出席工研院50周年慶國際論壇,致詞時指出創新是經濟的核心價值,工研院已展開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創新科技儲備產業未來競爭力。圖/工研院提供

今年適逢工研院50周年,舉辦創新50、洞見新未來國際論壇,携手國際產業夥伴,深化互動合作平台,探討2035產業趨勢與實例,助臺灣提前佈局新商機,引領臺灣產業邁向國際市場,掌握新未來。

工研院為積極強化國際合作與鏈結,長期深耕經營美國、英國、歐洲、日本等創新夥伴關係,建構與全球重點國家與科研機構合作平台,包括促成臺美半導體研發聯盟合作,強強聯手提升產業競爭力。

透過臺英雙邊合作半導體與離岸風電計畫,加速臺英創新科技競爭力;運用臺灣與中東歐經貿產業優勢與技術互補,促成半導體與雷射領域交流,前進新興市場,拓展合作商機。

出席昨天工研院論壇的有產業巨擘半導體設備龍頭美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美國玻璃大廠康寧(Corning)、橫跨電子科技、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產業的德商默克(Merck)、英國知名科學儀器公司牛津儀器(Oxford Instruments)、日本綜合電機製造商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與全球著名汽車動力系統與測試設備公司李斯特(AVL List GmbH)等專家。

行政院長陳建仁說,根據6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今年世界競爭力評比,臺灣在6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六,為2012年以來最佳表現。創新是經濟的核心價值,過去50年,看到工研院致力投入創新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讓臺灣在全球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氣候變遷、人口老化、數位發展是未來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工研院已展開「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包括佈局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方向,邀請國際合作夥伴包括應用材料公司、康寧、默克、牛津儀器、三菱電機和李斯特共同探討未來解決方案,以創新科技儲備產業未來競爭力。

臺灣在全球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已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政府致力推動與國際接軌,已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美國、英國、歐洲、日本皆以具體行動與臺灣深化關係,期望工研院透過這樣的平台帶動更多國際合作機會與商機,讓臺灣在國際展現光芒,引領未來產業發展,成為世界各國最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工研院走過半世紀,得利於創新科技研發與國際夥伴的共創關係,近期工研院就參與歐洲規模最大研發組織協會EARTO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 Technology Organisations),並被推為旗下應用研究國際合作組織(RIN)主席。

李世光說,面對未來挑戰,透過跨領域合作強化產業全球競爭力,邀請美、英、日、歐駐台領袖與國際合作夥伴參與,以強化臺灣與國際夥伴連結,為全球供應鏈的可靠與穩定奉獻心力。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面對下個50年挑戰所擘劃的「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等四大應用領域,根據這些領域的共通需求,厚植「人工智慧與資安」、「半導體晶片」、「通訊」、與「智慧感測」等四大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發展。劉文雄強調,將技術產業化過程中,國際合作是成功關鍵,必須積極掌握國際新局勢,藉由深化跨領域合作優勢,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強韌生態鏈。

應材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最新一波運算浪潮襲來,對產業帶來挑戰,但也創造新商機,以半導體產業來說運用創新研發能量掌握商機,但是不可忽略產業成長與碳足跡息息相關,在全球減碳浪潮下,沒有企業能只顧經濟發展不推減碳工作。該公司重視ESG永續發展並已開發一套架構,希與整個產業生態系合作,創造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

台灣康寧總經理何宜修表示,精密玻璃層在新興顯示技術進步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何宜修強調康寧將繼續堅持運用其在材料科學和玻璃製造方面的專業知識,打造永續未來。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表示,擁有355年歷史的默克,歷經每個世代的人類挑戰,除對永續經營堅持,歸功於驅動創新的能力。企業想長久經營須具備永續、跨界創與數位三面向的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突圍,掌握創造新商機。

牛津儀器董事總經理Matt Kelly表示,化合物半導體的應用處於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從原本利基行業轉為具巨大潛力的產業商機無窮,落實淨零排放關鍵材料,牛津儀器除在高功率電子、光電元件材料與顯示照明設備材領域提供完整解決方案,透過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導入,幫助客戶開發高效低耗能的產品與應用,達到減碳之目的。

三菱電機國際本部長大家正宏認為,企業永續經營必須基於成長、獲利能力/效率、健全三個視角,包括有前景的成長潛力、具市場競爭力的獲利與效率、與健全的工作體制,以實現永續經營為核心出發,身為日本百年企業,這幾年不斷從這三大視角,積極提升企業價值,履行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任並共同成長。 

AVL李斯特策略長Reiner John指出,臺灣想要成為歐洲戰略合作的理想夥伴,必須整合移動載具、能源與基礎設施等不同生態系統,積極以協作與開放的思維投入跨領域、跨國境合作,工研院運用跨域創新科技,成功參與自動駕駛等許多歐盟研究計畫,扮演歐洲與亞洲門戶的關鍵連結角色,就是成功案例。臺灣完善的科技產業鍊與歐洲各國合作,將有助尖端技術開發,合作打造全球性科技解決方案,創造雙贏。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