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犯罪挑戰全球 供應鏈勞動人權升

圖 / unsplash

PwC發布2024全球經濟犯罪調查報告(PwC’s Global Economic Crime Survey 2024),針對全球63個地區、近2,500家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皆面臨經濟犯罪的挑戰,採購舞弊仍是最常見的經濟犯罪,供應鏈勞動人權議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地緣政治壓力則加劇出口管制風險。

根據這項調查的主要發現,55%受訪企業表示採購舞弊為當地常見的經濟犯罪,但僅有少數企業使用可辨識或防制採購舞弊的數位工具;81%表示當地政府正強化反貪腐措施但42%企業沒有第三方風險管理計畫。33%企業重視供應鏈勞動人權議題、36%企業已評估供應鏈強迫勞動風險;59%認為出口管制愈嚴,卻僅有30%企業自我檢視出口控管制度。

降低採購舞弊風險 善用數位工具

全球企業過去兩年主要面臨的經濟犯罪類型,依次為網路犯罪、貪汙、採購舞弊。55%受訪企業表示,採購舞弊雖為當地常見經濟犯罪,現代科技也已大幅優化從採購到付款流程並增加採購舞弊的複雜性與困難度。不過,調查顯示只有26%企業,已經利用數據分析來識別異常的採購行為。

儘管59%企業過去一年已評估可能的舞弊風險;72%董事會正定期了解企業防杜採購舞弊的機制與風險,仍有近20%企業未使用任何數據分析識別舞弊行為。更令人擔憂的是,32%企業從未計算相關損失;31%企業僅偶爾進行損失評估。科技、媒體與電信及金融服務業,較積極地使用數據分析識別採購舞弊,相較之下工業、製造業比例則低至17%。

為防杜採購舞弊,多數企業正在強化文件授權與供應商選擇流程,另有40%企業以集中式內稽或風控單位,調查定價差異過大或異常付款跡象。此外,運用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偵測採購中的可疑活動可減少超額計費、回扣及供應商勾結等風險,並可透過圖形分析,以視覺化方式呈現採購相關人員的人際網路。

國際反貪腐力道加重 企業措施弱

各國政府加重反貪腐力道,企業應注重第三方風險管理以及透過數據分析揭露採購過程的潛在風險。全球81%受訪企業認為,當地政府正強化反貪腐措施,這一比例在北美地區甚至高達92%。77%企業認為反貪腐政策能有效降低風險,但仍有42%企業並未執行第三方風險管理或風險評估。

從反貪腐的角度來看,第三方供應商遴選的風險管理無須等同於盡職調查,而是必須反映組織對風險的主要考量。透過風險評分,可以區分風險管理強度,何者可採取持續監控,何者需要進行盡職調查。

以地區來看,亞太區與拉丁美洲較少進行風險評分,即使在北美,也有29%企業未對第三方進行風險評估;相較之下,僅有18%企業定期進行供應鏈的反貪腐審查。

供應鏈強迫勞動 侵害人權風險高

供應鏈是否存在強迫勞動等人權侵害議題,為近年公眾和監管機構關注重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第29號公約,強迫勞動是指以懲罰或威脅,迫使勞工從事非自願的一切勞動或服務。

歐盟從2024年3月起,實施禁止使用強迫勞動產品的臨時協議,美國也提出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UFLPA),歐盟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也要求企業進行人權風險評估。

全球有33%企業將評估供應鏈的強迫勞動風險視為首要任務,近半數的西歐企業已進行或計劃於未來一年內進行相關風險評估。此外,36%企業已對其一、二級供應商進行詳細分析,以深入了解供應鏈運作,特別是年收入超過50億美元的企業,65%已進行不同程度的供應商分析。

地緣政治動盪 出口管制各國重點

此外,地緣政治動盪導致出口管制緊縮,59%受訪企業感受到此變化,特別是在北美和年收入超過50億美元的企業中,比例更上升至69%。近半數企業已建立健全的出口風險評估程序,44%企業將制裁風險視為重要事項,63%企業視第三方進行不被允許的活動是首要風險,與其他風險相差超過20個百分點。

然而,僅30%企業檢視其出口管控制度,45%收入超過50億美元的企業有進行相關檢視。整體而言,有19%企業無任何檢視計畫。

應對風險與挑戰 強化供應鏈韌性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董事長張晉瑞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犯罪愈趨複雜,法規愈趨嚴謹,企業需要加速採取行動,檢視風險評估方法,包含增強第三方風險管理、投資相關數位工具,以強化分析技術,即早針對高風險行為採取因應措施。

此外,企業高層也需積極了解供應鏈風險,改善相關反貪腐政策,以符合國際法令變化趨勢與監管要求,對內需協助打破組織隔閡,促進跨部門溝通合作,以提高風險評估效益,積極應對經濟犯罪的風險與挑戰,強化企業供應鏈韌性。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