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香味飄出台菜混融的痕跡 反思複合性歷史真味(下)

【圖8】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019,布料、化纖棉、拾獲物,250×400×400cm
|【圖8】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019,布料、化纖棉、拾獲物,250×400××400cm。圖 / 潘娉玉 提供

  看上集〉 川香味飄出台菜混融的痕跡 反思複合性歷史真味(上)

飲食文化的相混或傳遞,往往傳為美談,但是人的流動-移民,卻往往變成棘手的政治議題,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藝術家安•漢彌爾頓(Ann Hamilton,1956-)在美國公共電視節目Art21的訪談,提到她在威尼斯雙年展美國國家館的作品〈緘默:無以名之〉( myein, 1999, 注9),說道:「美國以民主奠基作為一個國家,卻有著奴隸的歷史。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美國﹞歷史的汙點?我們要如何談論它呢?」(注10)。

〈緘默:無以名之〉這件作品是漢彌爾頓對於美國歷史回應;關切不被談論而且不斷蔓延的歷史影響,如同到現在已經到了二○二○年,美國街頭的抗爭「#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仍然持續著,似乎佐證了漢彌爾頓的先見之明。我們也應該關切歷史的傷痕如何被治癒以及更重要的,是不再重蹈人們相互迫害的歷史錯誤,而不斷地留下無法治癒的傷痕。

川味紅燒牛肉麵作為臺灣引以為傲的飲食文化表徵,應該要超越作為國族菜的思考。四川的辛辣加上臺灣的清甜,背後堆疊的是歷史的傷痕與無奈、老兵的鄉愁以及移民辛勤的貢獻…我希望能在這本食譜書中記載下這些複合性的滋味。

作品〈台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在麵條的縫隙間,有四川的辣椒、豆瓣醬和鄉愁,還有著軟化辛酸、嗆辣、衝突和鄉愁的臺灣番茄與蘋果,如果這是「臺式融合風」。它能夠作為歷史苦果療癒的藥方嗎?

班尼迪克•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 1936-2015)認為:「『國族』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而國族認同是透過疆域和行政有關的象徵及儀式建構的。…『國族』總是被看成是〔提供了〕一種深層、水平的同志袍澤情愫。終極而言,是源於這樣的一種博愛/兄弟情誼,使得過去兩百年來數以萬計的人們,並非因為嗜殺成性,但卻願意為此一種限定的想像而死。(Anderson 1983:15-16)」(注11)

「文化的混雜化」是當代文化重要的性質概念。「『文化混雜化』是指文化上的回應,範圍涵蓋同化(assimilation)、各種分離的形式,以及那些造成文化邊界不穩定且模糊化的混雜情況,這包括『想像共同體』的開放。」(注12)。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必須開放、甚至超越對於「國族」構成的想像,認知其混雜性的本質。在國族有限的想像中,包藏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從歷史上,我們早已看到,這是包裝糖衣的毒藥,人類彼此的迫害和殺戮的悲劇,不斷地重蹈覆轍。

【圖9】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
|【圖9】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圖 / 潘嶸 攝影

「國族」或「國族菜」的精神性意義,並非將其設定為某種純化排他的固定範圍,必須認識並接受其混融的過去,才能理解其啟迪的意義。從「家常菜」成為「臺灣菜」的歷程,即是神話塑造的歷程。能夠成為神話的敘事,不是因為某個個體成為英雄,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所有的人,都參與了神話並真正面對神話深層課題的挑戰。「川味牛肉麵」提醒我們混融、包容與多元的精神性意義,而我們是否能夠克服神話課題的挑戰呢?

二〇二〇年是一個令全世界人類無法忘懷的一年。新冠病毒的疫情彷彿是來自於大自然強烈的訊息:是時候該重新思考全球化對世界的衝擊,終結它、修正它,或是邁向全新的一個新時代模式。

全球化為整個世界帶來許多美好的經驗,旅行是其中之一;加上通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世界上各地的人們分享著各個不同的文化,飲食則是其中最為深入日常生活的一項,對於文化的混融,我們這個世代正享有無以倫比的多元性與多樣的選擇性,任何人都可輕易舉出許多的案例。

然而全球化的黑暗面,對人類社會產生更為巨大的影響,相信資本主義市場可以自由調節的結果,加劇從國家到個人的貧富差距問題、全球暖化與天然資源的破壞等等。當這些問題,深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所相信的民主自由,選出打著反全球化的激進領袖,而將整個世界帶往重蹈二次大戰覆轍的民族主義、階級對立、失序的國際金融、貿易關係,以及持續包裝在全球化糖衣之中的殖民主義。

這一切聽起來是如此的熟悉,二十世紀初前後的全球化、科技樂觀主義,以及對於人類新社會國家應該如何構成的爭論與權力私慾下,二次大戰終結了這一切,雖然殷鑑不遠,但人類之間彼此的迫害的作為,卻幾乎已經完全被淡忘。重蹈歷史的覆轍、不斷冤冤相報,好像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命運。作為創作者,深深感到在這些議題上的無力感。

這是《家傳食譜》系列作品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動機與表述:在這世界,不僅僅臺灣文化是混融的,這整個世界的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流動與改變也是混融的,不論這些流動的因素是主動或被動的,通常伴隨著許多衝擊與苦痛。而混融的飲食文化如同療癒的藥方,默默的治癒鄉愁,也產生新的文化重生力量,我想要問的是,我們可以從飲食文化的混融中學習到甚麼樣的智慧?

錯誤的歷史能夠因為現在的作為扭轉嗎?就如同藝術家漢彌爾頓所問的:「我們如何面對我們的歷史汙點?」,雖然她說這句話時,指的是美國奴役黑人的歷史;延伸思考,我們也可以問:「我們人類如何面對我們在人類歷史上的汙點?」。

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所受到的恐怖迫害,以及在更早的歷史因素,迫使他們離開他們土地的過去;而扭轉歷史迫害的方式,就是認同現在他們在加薩走廊與巴勒斯坦屯墾區作為嗎?惟恐天下不亂的莫過於政客,總是設法挑起戰爭,並且從戰爭交易中獲得最大利益,比方美國。可悲的是,無論流動到哪裡,遷移到哪裡,都無法逃避戰爭戕害的平民百姓,卻在民主自由的假象之下,投下戰爭未來的一票,在這被操弄的未來當中,我們有選擇嗎?

基於諸多因素,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川味牛肉麵」是或不是臺灣菜,是或不是國族菜。但我認為比藉由強化國族菜的認同更有意義的,是如何發揮我們在飲食文化當中的包容、混融的智慧,以成為臺灣發展深沉的動力。

作品〈臺式融合風:川味牛肉麵〉從牛肉麵的結構,反映其歷史的成因,它從歷史不美好的成因,變成美好的事物,然後可以分享;而且這其中可以分享的,不只有美味而已。

臺灣的文化有非常好的混融能力,這種混融能力,使我們能夠從傳統創新,而且是沒有包袱的大創新,這是臺灣存續的優勢。但是這優勢無法完全發揮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無法客觀的理解,臺灣在亞太及國際位置。臺灣無法與大國比力氣,所以更要比智慧;而混融及包容的智慧即是亞洲文化智慧的價值所在。

 

注釋:

(注9) 「‘myein’是一個古老的希臘文,意思是說閉上眼睛或嘴巴…現在的意思是說沒有被解釋,或不能被 解釋的事物。」<https://www.annhamiltonstudio.com/images/projects/myein/AH_myein-project-description.pdf>, 2020/8/31 下載。

(注10) Shaffer, Deborah. ‘Spirituality- Ann Hamilton’, Season1, Art:21-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BS, 2001)10’37”-12’30”.< https://art21.org/watch/art-in-the-twenty-first-century/s1/spirituality/ >2020/8/31 下載。

(注11) 貝克,克里斯、珍,艾瑪, (Barker, Chris. Jane, Emma A.),《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羅世宏(譯)(臺北市:五南,2018)298-299。

(注12) 貝克,克里斯、珍,艾瑪,《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302。

(注13) 坎伯,喬瑟夫 (Campbell, Joseph.),《千面英雄》(A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朱侃如(譯) (臺北市:立緒,1997)100-112。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