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新竹不計其數:不是搭高鐵至竹北,往義民高中、竹東高中、新竹實驗中學;便是由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到清華、交大旁的建功高中、光復高中,市區的竹中、竹女、曙光女中。卻從來沒有搭火車,由新竹站進入這座三百多年的城市。
為一睹還保留大正二年(1913年)歷史原貌的「新竹驛」,趁下午演講前,在夏至難得不悶不熱且猶帶幾分料峭春情的時候,專程探訪這座台灣現存最古老的車站。
比起高鐵通勤台北新竹的上班族,視站走道為必然,自強號空間舒緩,一小時車程又足以安然補眠或悠然看台北起站後,一路染上綠意的風景、遠處桐花閃爍如星子、水田含笑。
「新竹驛」的建築設計由留德的日本第一代建築師松崎外萬長擔綱,代表著大正、昭和初期盛行的巴洛克風格,不僅融會1910年代西門紅樓、三井倉庫的紅磚素材,更加入哥德式的鋸齒狀山牆。整體結構與台中車站、東京車站相同,屬一字排開的長龍,門面大方實用,可容大量旅客出入。
白色拱型格子大窗和石磚圍繞出的花邊、石柱、陡斜的屋頂,線條簡單流暢對稱,顯出古典雅致的氣息。最氣派之處在正門頂上的鐘塔、馬薩式屋頂、牛眼窗、拱圈門廊和粗壯有力的古羅馬瓶狀圓石柱,這些有意的細節莊嚴而宏偉,既是日治時期藉公共建築彰顯新時代進步的象徵,也展現縱貫鐵路出入城市的地標美學。
當今人們所見是新竹第四代車站,幾度易地,象徵政權規劃與對應問題、需求,在建材、地點、功能上的變化。雖然原有的紅磚建築體以改為眼前的磨石子,鐘塔也改為銅綠色,扇形車庫已拆除,幸好,月台如傘般的鐵架依舊神采奕奕,站前廣場仍開闊,幾株日治時期流行種來以顯帝國氣勢的椰子樹還在;也讓人得以遙想劉銘傳時代的新竹,門面該多麼巍峨壯觀。
2
新竹早期原住民居住,缺乏梗種技術致未深耕定所。真正開發始於300多年前王世傑帶180多人來附近耕耘、定居,收割後火燒田再播種,一年有二季收成;規劃圳溝建水路,如台北瑠公圳、彰化八堡圳,群聚逐漸形成。
然而隨著遷戶, 每家以土堆標誌地界,彼此辨識互不干擾,但隨外來遷入,利益衝突滋事益多。土匪囂張,惹禍生非。故內靠保正、地方仕紳協調;外靠築土牆標誌地界,約定俗成形成文化道德規範,並以莿竹圜植為城,故名「竹塹」。
1826年,鄭用錫等奏請築造磚石城牆,於四方設迎曦門、挹爽門、歌薰門、拱辰門,並設水官駐守城門出水口,水官署在今林森路勝利路口長興宮土地公廟現址。惜東門以外其餘城門在日治時期市街改正時遭拆除。
目前僅存的東門「迎曦門」,源於清朝。據點在北門,南門是考棚,日治時期因東門平坦,便重新規劃建設,建學校、州廳、日人住宅、市場、街屋一系列的都更新城。
今天到新竹,順著站前中正路的護城河,兩岸綠蔭扶疏如京都的哲學家步道,古橋上傘影朵朵,老樹屈身擁抱1999年意外發現的清代橋墩,令人有種時間停滯的錯覺。
兩旁街屋雖覆蓋大型廣告和招牌,仍處處可見不同年代的建築語彙與店家心情;由街巷寬窄程度,直線、交叉與彎曲狀態,也可推知不同政權、興衰起伏的狀態。東門市場擠身巷弄間,號稱全國第一個有電梯的市場,但因停車不便、外圍被商區包圍、排水不佳,成昨日黃花,沒落黯淡。
延伸閱讀
- 追站101年後(上) : 談文 大山 新埔
- 追站101年後(中) : 談文 大山 新埔
- 追站101年後(下) : 追分 日南
- 海線鐵道城遊:苑里 通霄 白沙屯 (上)
- 海線鐵道城遊:苑里 通霄 白沙屯 (下)
- 麗日采風:小天地 中台灣 大員林 (上)
- 麗日采風:小天地 中台灣 大員林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