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荷聯攻積體光學 佈局矽光子生態系

工研院國際矽光子產業鏈搭橋會大合影
工研院國際矽光子產業鏈搭橋會,圖左起為歐洲光子產業協會主席Carlos Lee、Phix商務長Jeroen Duis、Photon-Delta執行長Eelko Brinkhoff、荷蘭在台辦事處副代表Matthijs-vander Hoor、產發署副組長李純孝、工研院光電所所長張世杰、TOSIA副理事長范進雍、貿聯總經理鄧劍華、工研院光電所總監朱慕道。圖 / 工研院提供

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未來科技競爭的重要關鍵。工研院昨(5)日偕同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協會(TOSIA)合辦國際矽光子產業鏈搭橋簽署活動,宣布臺荷聯手前進積體光學(Integrated Photonics)領域,國內貿聯、茂德、威世波等與會,搶攻全球光學傳輸新商機。

在產發署、工研院、荷蘭在臺辦事處(NLOT)共同見證下, TOSIA與荷蘭組織Photon Delta、歐洲光子產業協會(EPIC)對接;促成連接線束大廠貿聯與荷蘭Phix擴大對下世代光子晶片異質整合封裝技術合作,推動臺灣矽光子產業往全球發展,同時提升國際競爭力與能見度。

工研院光電所所長張世杰指出,矽光子是當今最具潛力的前沿科技之一,不僅在AI、5G通訊、自動駕駛等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未來還將拓展至感測、醫療影像等應用,市場預估2021-27年矽光子市場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6%。本次搭橋投入矽光子產研交流合作,正式切入並布局全球供應鏈發展。

2018年,工研院著眼全球數據流量爆炸成長、AI運算量與日俱增,成立矽光子積體光電系統量測實驗室,提供8吋與12吋晶圓級光電元件自動化快速檢測,包括元件設計、製程整合、光學封裝及光電測試技術,串聯國家矽光子上下游產業鏈。

荷蘭在臺辦事處副代表馬得斯表示,源自在光學儀器和設備領域的深厚經驗,荷蘭長期投入積體光學領域的產業研發,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荷蘭政府並通過國家成長基金提供11億歐元的公共與私人資金支持;臺灣半導體產業具備完整上中下游供應鏈優勢,尤其晶圓代工獨佔鰲頭,臺荷雙方結合各自優勢,可以進一步確立在積體光學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工研院在2018年成立矽光子積體光電系統量測實驗室
工研院在2018年成立矽光子積體光電系統量測實驗室,提供8吋與12吋晶圓級光電元件自動化快速檢測,包括元件設計、製程整合、光學封裝及光電測試技術,串聯國家矽光子上下游產業鏈。圖 / 工研院提供

貿聯總經理鄧劍華表示,伴隨AI崛起,看到旗下高效能運算(HPC)需求越來越強勁,如何為客戶提供更高速運算、更高頻傳輸的產品是重要課題。過往傳輸線以銅為主,但損耗跟效率終有極限,無法應付未來高頻高速需求,目前矽光子打造的光學傳輸是最佳解方,能符合下世代高速網路傳輸、數據傳輸速率等,期待與Phix的合作帶動產品規格更上層樓。

工研院表示,矽光子具高集成度、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等優勢,且有低能耗、巨量傳輸等特性,適合應用在資料中心、高速運算、感測器等產業,在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進矽光子應用發展。今後將持續深化國內外合作,建構完整矽光子生態系,為臺灣未來高效能產業堅實扎根。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